温病条辨的介绍

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此书为论述温病之专著。全书共六卷。卷首,引《内经》原文计十九条,以溯温病学说之源。卷一,为上焦篇,论述各种温病的上焦证。卷二为中焦篇,论述中焦的各种温病及寒湿证的证治方药。卷三为下焦篇,阐明了温病下焦证的证治方药。卷四为杂说,设短篇论文十八篇,分论与温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善后有关的问题。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结合温病理论研讨产后调治、产后惊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痘症等。

2016-05-17
2019-11-13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21: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温病条辨》介绍:《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

  • 其中,《温病条辨》以三焦辨证为纲,全面覆盖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等温病。《医医病书》则革除医界弊端,补《温病条辨》内伤杂病之不足,内容涉及治学方法、医德修养、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药物特性及运用规律等。《吴鞠通医案》记录了吴氏临床实践的客观案...

  • 《温病条辨》由吴瑭编撰,是清代温病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书提出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构建了温病理论体系。《温病条辨》重申寒、温分立,将病因分为伏气、时气、戾气,并对病类进行九种划分。该书提出的三焦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叶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 来源: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功效: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急性期。使用注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适用于虚证、寒证者。价格偏高,且需自费,保存也需注意保质期。紫雪丹:功效: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温病、热病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状。特点:其成...

  •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此书为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余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