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消除疲劳的穴位——阿是穴

  工作了一天,很多人都会感到很疲劳。体力劳动多了,会有肉体上的疲劳;精神压力大了,会有精神上的疲劳。我们针灸科的医生,忙的时候,整天走来走去,打针、抜罐、做治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回到家里,常常累得连话都懒得说。此时,就用按压阿是穴的方法来消除疲劳。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也非常好,你不妨也试试。
  取穴说白了,“阿是穴”就是身上被按压时敏感、按压后比较舒服的位置。这个穴位并没有固定的位置。
  手法疲劳的时候,可以在自己感到疲劳的地方找到相应的阿是穴,并施行点揉法。一只手起固定作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压在肌肉的压痛处,深压1分钟后,再揉搓1分钟左右即可。
  点评如果觉得自己手的力量不够,也可以用按摩棒来代替手指按揉。

小知识   阿是穴,相传是由古代著名中医孙思邈发现的。有一次,孙思邈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一天他无意中按到病者某处,其病痛立刻得到舒缓。孙思赃该处周围摸索,病者呼喊:
  “啊……是这里,是这里了。”通过对这个穴位的针灸,病者的病情好转起来了。于是,他就把这个特别的穴位命名为"阿是穴〃。
消除疲劳的其他穴位   除了阿是穴,我们还可以按压一些相应的穴位,效果会加倍,比如肉体疲劳的话可以选肩井穴,精神疲劳的话可以选太阳穴。
   肩井穴
  取穴肩井穴在两侧肩部肌肉正中的位置,也就是我们挑担的时候,扁担在肩部压住的地方。手法按压时双手上举,拇指张开,和其余四指相对呈握钳状,握住肩部的肌肉,拇指在前,四指在后,然后相对用力,节律性地提捏肩部肌肉。动作要由轻而重,提捏要连贯。连续提捏1~2分钟。
   太阳穴
  取穴太阳穴的位置最容易找,就在头部的两侧。先找到眉毛夕HM和外眼角的中点,平开最凹处就是太阳穴啦。
  手法可以用双手拇指轻轻按住太阳穴,顺时针旋转按压1分钟,再逆时针旋转按压1分钟。
配合按摩   将双手搓热,用双手小指夕HM按摩鼻翼两侧,再用掌心按摩脸颊部,最后闭上眼睛,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按摩眼部及其周围。
  早上或晚上洗脸时,也可以用热毛巾搓揉脸部,同样可以使疲劳的症状得到改善。
  将双腿抬起,使其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或高于心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充大脑供氧,消除脑力疲劳。同时,捏捏膝盖,再捏小腿肚子,再揉揉内外脚踝,可以使下肢的疲劳感得到改善。
2022-10-24
mcxzy 阅读 4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43: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阿是穴是一种特殊的穴位,它并不是在人体经络上预先设定的固定穴位,而是基于个体体质、病情和疼痛反应点而动态显现的。阿是穴,也被称为“天应穴”,其特点是不固定于某个特定的位置,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而有所变化。这些穴位通常出现在身体的痛点或不适部位上,可以通过触摸、按压等方式找到。当医生...

  • 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是中医中一类特殊的穴位。这类穴位随病症变化而定,多位于病变附近,亦可在较远位置,没有固定位置与名称。主要取穴依据是患者按压时感到的疼痛、酸、麻、胀等感觉及皮肤变化,以此确定穴位。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病人按压时的反应来临时认定穴位。中医理论中,阿是穴...

  •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阿是穴...

  • 阿是穴的传说源自医者对患者反应的敏锐洞察,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更是肯定了它在非固定穴位治疗中的价值。按摩阿是穴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比如阑尾炎的诊断、头痛、背痛、下肢痛的治疗,疼痛的缓解与消失就是治疗成功的显著标志。按摩阿是穴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治疗疾病,其疗效的关键判断标准之一便是...

  • 阿是穴在疾患诊断上也是有一定实用价值,如在足三里下1~2寸间有显著压疼,融合临床医学右下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有利于阑尾炎的确诊。阿是穴的存有有两个提法:流传在古时候有中医学为患者看病,但一直不得其法。有一次不经意中按到病患某点,病患的骨关节病获得缓解。行医者於是在该点周边探索,...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