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的学术价值中药

作者:李时珍
成书年代:明代
主要内容:本草学代表作,裙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药性理论,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该书52卷,约200万字,附方11000余首,载药 1892 种,新增药物374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16纲、60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国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学术价值:
(1)李时珍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在编写体例上,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方法。在每一味药项下,详细介绍了名称、产地、形态、真伪鉴别、采集、炮制、性味功能、主治。尤其发明项,介绍了李时珍自己的发现和经验,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将本草学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高度。
(2)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广泛介绍了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史的辉煌成就。2023-02-28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49: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所著,是本草学的经典之作。该书全面总结了直至明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医药文献。2.内容丰富:全书共52卷,文字约200万字,包含方剂11000余首,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包括新增的374种药物。3.科学分类:本书创新性地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划分为16纲60类...

  • 《本草纲目》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药物学知识、科学的药物分类体系、详细的药物解说以及对后世中医药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上。《本草纲目》收录了1892种药物,对每种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性味、功效等都进行了详细描述。这些药物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等多个领域,丰富了中国药物学的知识库。同时,...

  • 印度也对《本草纲目》表示了浓厚兴趣,1985年1月,在印度举行的国际药理学术会议上,印度国家医药学研究机构在入口处悬挂李时珍画像,展出中医药展品和各种版本的《本草纲目》。这些实例展示了《本草纲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

  • 《本草纲目》是一部在学术界评价参差不齐的著作,其生物学研究的价值备受认可,然而,在中医学和中药学的研究中,其地位并不突出。尽管如此,这部著作在民间却拥有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底蕴,对后世的草药研究与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生物学研究方面,《本草纲目》详细记录了数千种植物、动物和矿物,为...

  •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耗费30余年心血的成果,全书共计190多万字,详尽记载了1892种药物,并将其分类为60类。其中,李时珍新增了374种药物,同时附有1100多幅精美的插图和11000多个药方,全面总结了我国几千年来药物学的精髓。从科学分类体系和药物数量上看,《本草纲目》均远超古代任何一部本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