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中药煎煮的注意事项

一般我们去看中医的话可能就会开些中药,而中药主要的用药形式就是煎煮汤剂,但是煎煮中药其实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直接煮开就够了的,煎煮中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有火候、水质等等。那么,一般煎煮中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样的呢?1、中药煎煮的方法1.用具煎煮中药的用具最好是砂锅。砂锅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不易爆沸,兼有保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砂锅为硅酸盐成分,化学性能稳定。煎煮中药忌用铁、铜、铝等容器。因为这些容器的金属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中药成分的含量,使中药的效应减低或消失。2.水质煎煮中药,取什么样的水非常重要。古代医家的经验是,肢体的病变取长流水,二便不通的取急流水,痰饮郁滞的取逆流水,发热阳证的取雪水,中气不足的取春雨水。但现在很难依次法取水,多是用自来水,偏远地方还有用井水的,如果用矿泉水更好。3.水量用水量直接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度。原则上第一煎加水要超过药面3~5厘米,第二煎超过2~3厘米即可。但也要看药物是否吸水,如植物的枝叶花茎等容易吸水,可以多加一些水;而植物的根、矿物质、动物甲壳等,不易吸水,可以少加水。4.浸泡煎煮用水,一般以生水为主,冬季也可以用常温水,但不可用沸水;浸泡时间以30分钟为宜,但具体浸泡时间也要依据药材而定。如植物的根、茎、果、矿物药、动物内脏等,浸泡时间可以长一些。而花、叶等,浸泡时间短一些。5.时间现在煎煮中药一般是天然气,掌握火候非常重要。一般火候是“先武后文”,即煎开前用较强火力,煎开后用较弱火力。要做到武而不烈,文而不缓。按照常规,第一煎煮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第二煎煮时间以15~20分钟。煎好后将两次煎出药液混合,一般分2~3次服用。6.先后由于药材的特殊性,有的要先煎如金石类、甲壳类药物;有的要后下,如叶、花,钩藤等;有的要包煎,以避免刺激咽喉,或以利于药物成分的渗出,有的胶类药物要炖化后加入药液中服用。而贵重药物要另煎兑入服用,以免药物的浪费。中药的煎煮很有讲究,在古代专门有煎药的药童。现在我们煎药就显得有点随意了。煎煮时有些中医应该先煮,有些后煮,以免有效成分丧失。煎煮的时间要控制好,并不是煎煮越久越好。2、煎煮前为什么不能洗1.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能随意清洗药材。2023-06-1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0:39: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先煎:对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和贝壳类药物,如磁石和牡蛎,以及需要长时间煎煮以去除毒性的药物,如附子和川乌,应先进行煎煮。此外,如需特殊处理,如欲减缓大黄的泻下作用,也应先煎。2. 后下:某些成分如薄荷和白豆蔻,在长时间煎煮后易挥发或破坏,因此应在其他药物快煎好时再加入,...

  • 1. 加热: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2. 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性质,决定煎煮的时间。一般药材煎煮20-30分钟,若是补益类药物可适当延长。3. 煎煮次数:通常需煎煮2-3次,将多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五、注意事项 1. 遵循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煎煮。2. 控制火候:火候是煎药的关...

  • 煎药时,一般采用先武火后文火的方法。具体操作为:首先用大火煎煮约10分钟,然后转为小火继续煎煮。这样做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同时避免药材因长时间大火煎煮而变质。煎煮过程中,药液会逐渐浓缩,通常情况下,第一次煎煮的药液会用于后续煎煮,以保持药效。每次煎煮后,药渣中的有效成分仍可能...

  • 记住哦,中药一般要煎两遍。第一遍煮完,再加水煮第二遍。煮好的中药,要是药味少,就煮到200—400ml;药味多的话,煮到500—650ml就好啦,可以分两次喝哦。选对器皿:煎煮药材的锅也是很重要的,瓦罐、砂锅是首选,它们煮出来的药效果最好啦。当然啦,现在的电子煎药机也很方便,是个不错的选...

  • (4)煎煮方法:正确的煎煮方法是先用冷水浸泡药物30~60分钟,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讲,解表药、清热要宜武火急煎,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益药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煎药时不要频频揭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