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6——脏腑表里的功能及脉象病变

(原文)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解读)

“ 帝曰:藏象何如? ” 黄帝说:藏象是怎样的?

“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 岐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 精神 力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于面部 上 ,其充养的组织在血脉 上 ,为阳中的太阳,与夏气相通。

“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 肺,是气的根本,为魄所居的地方,其荣华表现在 绒毛上 ,其充养的组织在皮肤 上 ,是阳中的太阴,与秋气相通。

“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 肾主蛰伏,是封藏精气的根本,为精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头发上,其充养的组织在骨 上 ,为阴中之少阴,与冬气相通。

“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 肝,是四肢之本,是魂所在的地方,其荣华表现在 手脚上 ,其充养的组织在筋 上 ,可以生养血气,其味道酸,色为苍青,是阳中之少阳,与春气相通。

“ 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 脾 , 是仓廪之本,为营气所居之处,其荣华在口唇四旁,其功能是充实肌肉,属于至阴一类,与长夏土气相应。

“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称为器,能排泄水谷中的糟粕,转化五谷并吸收和排泄。而以上十一脏的功能的发挥和作用,都取决于胆的功能正常。

“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 人迎脉比平时大一倍,病在少阳 , 大两倍,病在太阳 , 大三倍,病在阳明;大四倍以上,为格阳 ( 阳气太过 太 盛,而不能与阴气交通 ) 。

“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 寸口脉大于平时一倍,病在厥阴 , 大两倍,病在少阴 , 大三倍,病在太阴 , 大四倍以上,为关阴 ( 阴 气太过 太 盛,而不能与 阳 气交通 ) 。

“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 人迎脉与寸口脉都大于平时四倍以上,称为关格。如果关格 ( 关格 , 中医的病名,是指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导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同时出现危重病症。分而言之,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谓之格 ) 之脉为 阴阳不通 不 能调 和,病人不能再汲取天地的精气,则很快就会死去。

今天学习了脏腑表里的功能及脉象病变。在这里多说一下,五脏相关, 肝藏血,魂是依驻在血中的,肝气虚弱了,人就会产生恐惧,肝气盛壮,人就容易发怒。脾藏营气,意依驻在营气之中,脾气虚弱了,四肢的运动就会失灵,五脏也不能安和,脾气壅实,就会导致腹满,月经失调,大小便不利。心主一身的血脉,神依驻在血脉中,心气虚弱了,就会产生忧伤的情绪,心气充盛,人就会常常大笑不止。肺主一身之气,魄居在气中,肺气虚弱了,就会鼻塞,气短,肺气壅实,人就会喘息、胸满,甚至仰面而喘。肾藏精,志依驻在精气中,肾气虚弱了,手足就会出现厥冷,肾有实邪,就会腹胀,五脏也不安和 。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2022-06-16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0:22: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今天学习了节气过与不及的影响。在这里多说一下,百病四时的轻重症状, 病时 多在早晨轻缓,白昼安静,傍晚逐渐加重,夜里更加严重,这是 为 什么呢?《 黄帝内经 》告诉我们, 这是由四时气候的变化造成的 , 春气主要是生发,夏气主要是盛长,秋气主要是收敛,冬气主要是潜藏。这是...

  •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

  • “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 黄帝说:天度的道理我大概已经知晓,希望再听听气数与天度是怎样相配合的。“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 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

  •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 岐伯说:这是 上天 秘而不宣的,是先师传授给我的。黄帝说:请全部说给我听听吧。岐伯说: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 一个节 气 ( 候和气都是古时计时单位,反应气温变化的。气可以理解为节气,...

  •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原文如下:黄帝提问:我听说天以六六之节来形成一年;人以九九制会来计算,人也有三百六十五节,以此来对应天地,很久了,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岐伯回答:你的问题问得好!请允许我详细解释。六六之节、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体的运行和气的数量的。天体的运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