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中药要辩实症还是虚症

因为实症和虚症本质是不同的。
实症 :实症是正邪搏斗至极的状态。身体因受病邪入侵,而病者体质尚好,因而能与病邪作出抵抗;或病者因脏腑机能失调,引致气血郁结、腹泻、食积等不适。实症与虚症相对。实症的症状是高热、面红、烦燥、肿胀、腹痛、便秘、尿少而深黄。
虚症: 精气不足,或因身体久病未愈,伤及正气,令抵抗力低下,造成某些脏腑功能衰退。虚症基本上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各有不同,但总的表现是面色苍白、疲惫乏力、心悸失眠、气短音低、头晕等。
简单的讲,实症就是外因引发的病症,比如天气凉了,收了外部温度影响感冒了。虚症就是自身原因引发的病症,比如身体缺水引发的口渴或者脱水症状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辨别清楚分清了才可以下药。2016-10-10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38: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虚症和实症相对容易区分,一般虚症表现为神疲乏力、肌肉无力、脾胃虚弱等,多是由于身体机能问题引起的;实症表现为体温升高、局部红肿痛等,是由于病原体侵入引起的疾病。因此,中医学在诊断中需要全面而细致的辨证分析来确定病症的类型,以针对性的开展调理、治疗工作。

  • 1、确定患者的病症属于阴、阳,还是阴阳平衡,或是阴阳偏盛偏衰。2、例如:阴虚、阳虚、阴阳两虚、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等。二、再定虚实 1、诊断患者的体质是偏虚、偏实,还是虚实相当,或是实证、虚证为主。2、例如:虚症、实症、虚实夹杂、实中有虚、虚中带实等。三、接着定寒热 1、判断患者...

  • 1、即先定患者的体质应当是【偏虚还是偏实】,还是【虚实参半】,还是【虚重实轻】或【实重虚轻】。2、例如:中医所说的虚症—实症—虚实夹杂—实中有虚—虚中带实等等。三、【三定寒热】1、即先定患者的病症应当是【属寒还是属热】,还是【寒热参半】,还是【寒重热轻】或【热重寒轻】。2...

  • 如果是持续的、出现时间很长的、间歇性耳鸣,一般是虚症比较多。年长者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肝郁脾虚或心脾血虚都可使气血生化功能受影响,导致耳脉缺乏濡养,诱发耳鸣。还有一些常用药,也会引起耳鸣!目前已经发现,有一百多种化学药物会引起耳鸣,甚至是耳聋。

  • 虚实则是指疾病的性质,虚症常表现为气力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实症则表现为身体沉重、疼痛等症状。学习中医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操作。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结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