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阳虚气虚怎么调理

  中医总说“这个虚”“那个虚”,很多朋友都会傻傻分不清到底是“哪个虚”,以下是我整理的体质阳虚气虚怎么调理,欢迎阅读。
  气虚与阳虚的区别有哪些
  气虚
  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虚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
  阳虚
  阳虚,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证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
  2、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似煮饭的锅具,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阅读完本文,相信你对气虚跟阳虚都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笼统的来说,怕冷、四肢冰凉的人就是阳虚,而讲话小小声、面色不济的人大多就是气虚了。
  体质阳虚怎么调理
  常年四体不温、血压偏低、免疫功能减退等等都是阳虚的体现,那么对于阳虚体质应该如何调养呢?
  一、运动
  “动则为阳,静则为阴,越是少动,越容易阳虚。”都市人平时忙忙碌碌,闲着的时候就喜欢呆在家睡懒觉。实际上,若能在太阳升起时进行运动,会有助于体内阳气的提升。不但四肢冰凉的问题能得以解决,身体的各个脏腑功能如气血流动、脾胃运化等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泡脚和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足三里穴为胃经之要穴,能理脾胃、调气血、具有补虚、健脾的特殊功能。老年人及部分女性在冬天由于手、脚血液循环不良而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如果经常拍打按压或针灸足三里,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的“气感效应”,能使手指和脚趾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使手脚变得暖和起来。而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也有增精益髓、补肾、强筋壮骨之功。
  泡脚,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寒从足底生”的症状。脚底是人体血气循环的末端,如果血气不足,首先出现供应短缺、循环停滞的地方当然就是这里。血气不足,抵御力就不足,寒气就容易借机入侵。热水泡脚正好送来温热之力,能促进血液循环,引来新鲜血气并温化寒凝之物。
  泡脚,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寒从足底生”的症状
  但是,泡脚不是简单地洗脚,而是用一个高一些的木桶,泡到离膝盖不远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体的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这一段儿,三阴交、足三里、涌泉穴、昆仑穴等,这都是一些养生大穴。还有,足部是足三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开始,也是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结束,泡脚就是同时疏通这六条经脉。
  三、冬季进补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春打虎。”因为冬天皮肤毛孔闭合,新陈代谢减慢,进补给身体储存足够能量,来年便会有一个好身体。陈瑞芳说,冬季人的胃口特别好,其实是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此时要养精蓄锐,就得多吃一点,特别要多摄入蛋白质,像羊肉、狗肉、兔肉、鸽子肉都是不错的食物。
  此外,还可以适当、少量地进食红酒或糯米酒。当归、鹿角胶、海马、鹿茸等中药有温阳作用,以其入膳比单纯吃肉食更补。如当归生姜煮羊肉就是大补元气的金方,对女性极度虚弱疗效显著。也需补气,以党参、北芪、高丽参等炖瘦肉或鸡,或以狗肉、小茴香、陈皮、生姜同煲,均有益气的功效。
  食疗推荐
  生姜红糖饮
  中医养生阳虚体质如何调理生姜30g,煎汤后,加红糖调匀饮用,有暖胃祛寒的作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g,生姜30g,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500g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这是汉代张仲景的名方,能够温中补血,祛寒止痛。
  体质气虚怎么调理
  1、应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可过度劳神紧张,保持心态平和。
  2、不宜过思过悲。
  3、以健脾益气为基本原则,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注意不可过食生冷(包括冰镇食品及寒凉食物)。
  4、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
  5、注意适当运动,促进脾胃运化。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多次数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根据自己的体能,选用传统的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等。
  6、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适当午休。
  7、吸气提肛法。吸气收腹,收缩并升提肛门,停顿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8、穴位保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艾条施灸足三里、气海穴、神阙穴,有利于健脾补气,调整气虚状态。

2022-07-02
mcxzy 阅读 5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50: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气虚体质:特性为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脉象虚乏力。适合调理方法为黄芪水,具有补气、利水消肿、健脾益肺等功效。2. 血虚体质:特性为肝肾阴虚,表现为五脏六腑、经络血液亏虚或血的润养功能减退。适合调理方法为红小豆粥,有助于滋补养血。3. 阳虚体质:特性为干燥和虚火,表现为身体缺乏濡养,阳...

  • 加强体育锻炼也是改善阳虚体质的有效途径。中医理论中的“动则生阳”强调了运动对提振阳气的重要性。建议每天进行1至2次身体锻炼,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1小时,具体运动项目可根据个人体力状况灵活选择。通过持续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有效改善情绪,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 3:玉屏风散含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每天适当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气虚体质,还能治疗和预防气虚感冒。三:专家告诉我们,如果身越是缺少运动,那么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所以说,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最好能够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这样身体也会被动的兴奋起来,体质也能够从根本上获得改善。

  • 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落葵、莼菜、发菜、君达菜、罗汉果、荸荠、菊花脑、薄荷、金银花、菊花、槐花等,也应尽量避免或少食。为了更好地调理阳虚体质,可以尝试以下相应的膳食:海马怀补鸡,三鞭怀补凹腰汤,韭菜怀补虾,爆炒腰花,长生煨老鸭等。这些食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阳虚症状,促进健康。

  • 调理阳虚质,结合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以及痰湿质和湿热质,需要综合性的方法。首先,针对湿热质的调理,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龙胆泻肝丸、葛根芩连丸以及八正散颗粒。这些药物分别针对清肝胆湿热、清肠道湿热以及清热通淋,用于治疗湿热相关的病症。在选用药物时,需在中医指导下,辨证施治,选择适合个人体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