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上消的方剂简介

上消(upper consumption)为病名。消渴的一种。又称膈消(《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鬲消(《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消心(见《证治要诀·三消》)。是指上焦燥热,以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为主要表现的消渴。多因心肺火炽所致。

《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张志聪注:“鬲消者,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

《证治要诀·三消》:“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

详见百科词条:上消 [ 最后修订于2018/9/20 15:15:34 共297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17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0:22: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可用消渴方[备注]消渴方(《丹溪心法》):黄连末、天花粉末、生地汁、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加味治疗。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清热;佐黄连清热降火;生地黄、藕汁等养阴增液,尚可酌加葛根、麦冬,以加强生津止渴。[4] 若脉洪数无力,烦渴不止,小便频数,乃肺肾气阴亏虚,可用二冬汤[备注]二冬汤(《医学心悟》):天冬...

  • 对于消渴证的治疗,中医认为其多因元气不升引起,因此治疗原则是升元气同时滋阴以止渴。张锡纯的“玉液汤”是治疗此类消渴证的常用方剂。玉液汤的组成包括:- 生山药一两 - 生黄芪五钱 - 知母六钱 - 生鸡内金(捣细)二钱 - 葛根钱半 - 五味子三钱 - 天花粉三钱 方剂的作用机理是黄芪和葛根升发元...

  • 4.3 功能主治 治上消,烦渴能食[1]。5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九方之人参白虎汤 人参白虎汤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九方,即《伤寒论》方之白虎加人参汤[1][2]。5.1 组成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2]。5.2 ...

  • 【答案】:A 上消肺热伤津证,治当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用消渴方。B项,玉女煎主治胃热炽盛证;C项,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亏虚证;D项,金匮肾气丸主治阴阳两虚证;E项,杞菊地黄丸主治消渴并发症之白内障、雀目、耳聋。

  • 乌梅1.5克 薄荷1.5克 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生津养血,清热止渴。治上消火盛,烦渴引饮。【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温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使用生津养血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