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
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被后世尊为 “药圣”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在日本
1603年,江西本《本草纲目》刚刊行不久,江户时代初期学者林罗山从商埠长崎得到一套《本草纲目》,并献给江户幕府的创建者德川家庭,被奉为“神君御前本”。
《本草纲目》在朝鲜
中国和朝鲜自古以来有着频繁的科学文化交流,彼此互相借鉴,在共同发展科学文化方面各自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现在所掌握的史料,《本草纲目》大约在18世纪初传到了朝鲜。
《本草纲目》传入欧洲
至迟18世纪起,《本草纲目》传到欧洲。1887年伦敦大英博物馆所藏汉籍书目中就有《本草纲目》1603年江西本、1655年张云中本及1826年英德堂本等的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本草纲目
2022-11-1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2:59: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和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了古代本草书中存在诸多错误,他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李时珍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等地的...

  • 李时珍深知,每一次亲身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对他学术生涯不可或缺的财富。他将这些经历融入到《本草纲目》中,使之成为一部集大成的医药学著作。在编写这部巨著的过程中,他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还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使之更加完善。李时珍的这种亲身体验精神,不仅对《本草纲目》的编...

  • 李时珍对《本草纲目》的写作态度严谨,为确保信息准确,实地调查不熟悉的事物。如为了解蕲蛇,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观察捕蛇过程,详细记录了蕲蛇的形状、习性、药用价值。李时珍对穿山甲习性的调查,也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亲自捕捉穿山甲,发现其胃内大量蚂蚁,详细记录穿山甲以蚂蚁为食的习性。李时珍...

  • 1、李时珍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时,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2、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

  • 为了写好《本草纲目》,李时珍不仅在治病时注意累积经验,还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白日,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间,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几年里,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大夫、老农、渔民与猎人。对好多药材,他都信口品尝,判断药性与药效。有一回,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