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本草纲目和神农哪本最早

神农本草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药书籍,本草纲目是明朝的医药书籍,神农本草经更早一些。2019-08-15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2015年8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全图神农本草经》英法译本。本书的译注者安德烈夫妇是对汉学颇有研究心得的专家,翻译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著名花鸟画家刘景曾先生在本书中创作了许多前人未曾涉足的物种形象,使传统花鸟画的物种大为增加,对新物种绘画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2019-08-15
mcxzy 阅读 69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5:07: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之一,其成书时间约为汉代,语言古朴,用药观念具有时代特色。该书对后世的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成书年代久远,部分内容今天的读者可能难以理解。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相较于《神农本草经》,其语言更加通俗易懂,同时收纳了更多的药物种类...

  • 1、作者和时间不同 :《神农本草经》是由神农氏所著,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2、内容广度不同:《神农本草经》记录了大量的植物草药、饮食物品和矿物药物。《本草纲目》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了动物、矿物等药物的描述。3、体裁不同 :《神农本草经》采用记叙...

  •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约起源于神农氏,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它由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本草纲目》则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成书于1590年。全书...

  • 1.《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传为神农所作,实际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为三卷,载药365种,采用三品分类法,分为上、中、下三品,文辞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的精华。《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大多数至今...

  • - 《神农本草经》:传说由神农氏所著,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成书于汉代之前。-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所著,成书于16世纪。2. 内容广度不同 - 《神农本草经》:收录了大量的植物草药、饮食物品以及矿物药物,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本草纲目》: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