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煮中药到底安全吗?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编撰的《关心健康 安全用药》手册解释:熬煮中药汤剂,之所以不能用钢、铁、锡等金属材料器皿,是因为这些金属元素本身也是中药成分之类,分别具有各自的性效与适用范围。用这样的器皿熬煮中药,恐与病情不合;在这些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皿表面,常覆盖一层该金属元素与氧生成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极易与药液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轻则产生丧失原有药效的物质而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有害于人体的物质而对肌体造成伤害。另外,中药材所含多数生物碱,必须与鞣质或其他有机酸结合生成盐,才能溶于水。铁既然与中药材所含的鞣质等发生了化学反应,势必会造成鞣质等的损失,从而影响了生物碱的利用度,降低了药物成分的浸出率。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害人健康。
卫生部司建议;熬煮中药之所以要选用砂锅、砂罐。陶瓷,不锈钢和铜器等……等陶瓷器皿,主要是因其化学性能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再者,陶瓷器皿导热均匀,保温性好。
认真读一下就知如何做了2018-04-03
金属离子会影响最终煮出的药,有点失效,有点发现毒性,因此要用非金属锅煮中药.千万不要用铝锅或者铁锅,用陶罐或砂锅是最好的举荐用砂锅熬,由于有一些中药里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和铁,合金之类的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中药的功效不说,搞不好会产生其余的毒副作用.最好用砂锅熬的,煎煮办法:加水的标准是药物浸湿后,水的位置高于药的平面一寸至一寸半就可以了.这个并不重要,熬好后的药液多,就没回喝得多.药液少,就没回喝得少.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40分钟(时间越久越好).接着用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小火)煎煮30-40分钟,通常药物半小时就可以了,假如你的药剂过大,可以多煎煮一段时间.煎煮的过程中要不停的搅拌,注意不要烧干烧焦了.焦了就不能再用了.煎煮好了往后,滤出,存放,接着再加冷水,煎煮第二次.时间可稍短.30分钟就可以了.滤出,按此办法再煎煮第三次.三次都煎煮好了往后,混放在一起,摇匀.储存在冰柜内,分为早中晚三次喝完.好吧,祝你身体健康!2017-06-0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8:0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的煎煮方法历来备受重视,因为其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效果。煎药器具的选择尤为关键,一般推荐使用砂锅或陶罐,因其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保持药效。此外,这些器具传热均匀,不易糊锅,且价格较为亲民。当然,若无砂锅或陶罐,不锈钢、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也是可选的替代品。但应避免使用铜、铝...

  • 水煮陶罐熬药可以。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陶罐比较安全,在熬中药的时候最好先将中药放在盆里浸泡,这样有利于药物成分析出,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药效,利于人体吸收,故水煮陶罐熬药可以。

  • 用电饭锅煮中药是不推荐的,因为高温会使金属与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发生络合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未知的毒性物质。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与疗效,建议使用陶罐等非金属容器进行煮药。购买一个陶罐只需要几十元,这比使用电饭锅更为安全可靠。中药的成分复杂,包括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与金属接触...

  • 煮中药最好用砂锅或陶罐。最好的中药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锅和砂罐,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反应,导热均匀,保温性好。其次,可以使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但是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的时候要经常搅拌草药,不然草药会粘在锅壁上,不小心容易把锅给糟蹋了。如果没有砂锅,也可以用不锈钢锅和玻璃...

  • 在熬制中药时,必须遵循医嘱,注意细节和技巧。以下是十个必须避免的忌讳:1. 忌讳熬制时间不当:中药的熬制时间应适度,既不宜过短,以免药物有效成分未能充分提取;也不宜过长,以免破坏药效。通常情况下,熬药时间不应超过三小时。2. 忌讳使用金属器皿:熬中药时应选择陶罐或砂锅等非金属器皿,避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