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要放多少水好呢?

你好!据你描述来看,你放的水可能比较多首先你应该用冷水泡中药30分钟一般水量以漫过药材2到3厘米是对的但你放水后应该用手压一压药材看看漫过2到3厘米就可以了如果不压那水肯定多泡30分钟后,用大火熬开然后关到小火但要保持水沸腾熬2030分钟关掉火应该水就不会很多了2013-12-01
你好!据你描述来看,你放的水可能比较多首先你应该用冷水泡中药30分钟一般水量以漫过药材2到3厘米是对的但你放水后应该用手压一压药材看看漫过2到3厘米就可以了如果不压那水肯定多泡30分钟后,用大火熬开然后关到小火但要保持水沸腾熬2030分钟关掉火应该水就不会很多了2013-12-01
中药饮片煎前需要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煎煮用水:
很多煎煮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其实是笼统的说法而已。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一般说来,水要浸泡过药物一指高左右即可。草药较多或第一遍煎煮时可以多放一点水,第二遍可少一些;一般第一遍用冷水,第二遍则用热水。
煎煮方法:
煎药时除按药方上指定先煎或后煎外,一般是先将单药放入药罐,然后加水至超过药面,浸泡15分钟后置火上,先用急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二煎一般只需煮沸15分钟即可。对清热解表药要用急火快煎法,一般每次煎煮10~20分钟,并趁热服用。滋补药物煎煮时间须适当延长,小火煎1~2小时使其成为浓汁。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分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已经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2019-02-17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49: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头一次煎煮:加水要多一些,700ml~1000ml之间,大概两到三碗的样子。第二次煎药:加水400ml~600ml之间,也就是一碗多到两碗的样子。不管是什么药物,每次煎煮到大约只剩下一小碗就可以了哦。记得,熬中药的水质也很重要,要选干净没有杂质的水,泉水、井水、自来水都是可以的。

  • 1. 熬中药时,通常应添加药材重量的5至6倍的水,这样可以使药材充分浸泡并煎出有效成分。2. 药材在煎煮过程中会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三倍的水,剩余约1至2倍的水量。3. 第二次加水量应为首次的三倍,以保持水量适中,剩余水量约为药材的2倍。4. 对于芳香性药物,建议首次煎煮时的沸腾时间不超过10...

  • 熬煮中药时,加水量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建议初始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至6倍。这是因为药材在煎煮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水分,通常能吸收其自身重量的三倍左右。经过首次煎煮后,剩余的药液量约为药材总重量的1至2倍。对于第二次加水,建议加入三倍于药材重量的水量,此时剩余药液量应保持在约2倍左右。

  • 加水量 = 中药总重量 × 每袋中药的克数 × 每克中药所需的毫升水。3. 举例来说,如果煎药机容量为1000毫升,每袋中药为10克,那么加水量就应该是1000毫升。4.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中药的膨胀和煎煮过程中可能溅出的水分,所以建议在计算出的水量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额外的水量。

  • 1. 当熬制中药时,一般建议加入的水量应为药材重量的5到6倍。2. 药材在熬制过程中会逐渐吸收水分,通常会吸收自身重量的三倍。因此,剩余的水分应大致是药材重量的1到2倍。3. 进行第二次加水时,应添加药材重量的三倍,以保持总的水量大约是药材重量的两倍。4. 对于具有芳香特性的药材,在首次...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