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喝太多胃痛怎么办 一个穴位搞定

在炎热的夏季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想必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喝冷饮吧。确实,夏季的时候喝冷饮是一个非常惬意的事情,既能满足嘴瘾,又可以帮助我们赶走炎热。但是你知道吗?如果冷饮喝多的话对我们身体也是有危害的哦。这些冷饮寒性大,常吃容易引起胃寒脾虚。因此,我推荐可以灸中脘、足三里等穴。
中脘、足三里为脾胃保健要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可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中脘、足三里为脾胃保健要穴。 艾灸时有“传感”效果更佳
施灸时,点燃艾条,在中脘穴、足三里穴进行悬灸(距离穴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上下往返缓缓移动,同时体会灸下的感觉,部分人会感觉到某些地方特别舒适(中医称为“热敏点”),可适当延长该处艾灸时间,效果更佳。
部分人除了局部感觉温热,还逐渐出现向上或向下扩散(中医称为“传感”),效果更佳。
每穴艾灸20-30分钟以上,如作为脾胃保健灸,宜一周两三次,贵在坚持。
提醒:口苦咽干时不宜艾灸
对于实热证、阴虚发热者,疮疡、出血的局部,一般不适宜灸疗。如果艾灸后出现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口舌生疮、咽痒咳嗽、烦躁失眠、流鼻血等上火表现者可能不适宜艾灸。
不过,当胃痛突发做作时,的确令人穷于应付,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穴位刺激。胃痛者常按摩这几个穴位能缓解胃痛:
一、捏一捏小腿肚(承山穴)可治疗胃之疾患
位置: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至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至3次。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胃病,胃溃疡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二、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四、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2022-08-22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7:25: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热敷胃部 喝冰水后胃痛可以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敷用胃部,毛巾温度在50℃左右,敷15-20分钟,凉了就换一条,热毛巾敷于胃部,可以快速温暖胃部,缓解因冷刺激所致的胃疼。2、喝姜水 喝冰水后胃疼主要就是胃部受寒所致,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喝上一杯温热散寒的生姜水或者红糖姜水,能驱散胃部寒气,缓解...

  •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每...

  • 【武国忠(著名中医师)】 让你不再经痛、胃疼的第一温阳大穴:公孙穴 公孙穴堪称我们脚下的第一温阳大穴,只此一个小小的穴位,就免去了去医院吃药打针之苦。平时只要我们对公孙穴多多关注,必定能养足自己的后天之本,除湿助阳。 认识公孙穴 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

  • 操作的时候可以将3个穴位一起擦热,方法是将双手手掌放于两胁(肋骨下缘章门穴处),自章门穴沿肋弓经期门穴擦至中脘穴处,左右交替来回擦动,即擦完左手擦右手,直到胁肋、胃脘均发热为宜。章门 快速取穴:侧卧举臂,从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主治:胁痛、泄泻、...

  • 也可以缓解胃肠道痉挛、疼痛。如果胃部疼痛比较严重,建议病人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治疗,首先要做胃肠镜,排除胃肠道疾病,如溃疡、胃糜烂或者胃息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为预防出现急性胃疼,建议病人尽量少吃冷饮,冷饮进到消化道以后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另外要保持愉快心情,合理饮食结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