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了,怎么调理?古人留下了“健脾方”,都不难做,贵在坚持

很多人平时经常感觉不舒服,但去检查又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其实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脾虚了。十人九脾虚,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胃衰生百病,不妨对照看看以下列举的一些脾虚的身体表现,若中招,建议您要早点调理脾胃了,其实古人早就留下了“健脾方”,都不难做,但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若能坚持做到,相信脾或慢慢好起来的,下面就具体向大家介绍下。
脾虚的人,平时经常容易出现哪些不舒服?
脾主运化,脾虚,脾失健运,会影响到食物的吸收消化,具体到不同的人身上表现或有所不同。有的人是经常饿,但吃了之后又觉得肚子胀,有的是虽然饿,但不想吃什么,只能勉强自己吃一点,还有的人食欲正常,吃得较多,但吸收却不好。
脾好不好,仔细看看脸也能看出不同,脾好的人,吸收和消化比较很高,身体及时得到充足营养了,脸色比较红润有气色。但脾虚的人,运化失常,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看上去像是营养不良似的,面色发黄,缺少气血。
若伸出舌头一看,也有区别,脾虚,不能正常运化,体内水湿代谢会受到影响,水分太多了,吸收代谢不了,但又不能及时被排出去,就容易浮肿。脾虚的人,舌头好像被水泡过一样,比较胖大,舌苔不是淡红色,而是厚厚的白色。
脾虚还会影响到排泄,经常会便溏,大便不成形。水分过多,大便中的水分便会增加,适当补充水分可以软化大便促进排便,但过头了,大便就会变得黏腻不成形,经常腹泻、便溏。
那么,脾虚怎么调理?古人留下的健脾方,不难做,但贵在坚持
呼吸法是古人留下的一个健脾妙方,每天说几遍嘘、呵、呼、嘶、嘻这几个字,做的时候可以稍微放慢速度,比平时说话稍微重一点,这种方法对于调节体内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好处,每一个字对应着不同的脏腑,经常练习,不仅有利于调养脾胃,对肝、肾、肺部的 健康 也都有好处。
对于很多人来说,脾虚跟不合理的饮食有关,平时吃过多寒性食物了,使得脾胃有寒,引起了脾阳虚。对此,古人留下了不少食疗方,比如《千金翼方》里提到了大枣和生姜这两种食物,对于调理脾胃有帮助,但要对症去吃。另外,现在是春季,脾胃虚弱的人还可以适当吃点韭菜,促进阳气生发,对于缓解脾胃虚也有帮助。
《黄帝内经》中这样说道,谷气通于脾,这里的谷是山谷的谷,放到现在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爬山,对于调养脾胃也有好处。适当爬山,可以疏通经络,锻炼筋骨,出汗的同时可以帮助排出水湿,水湿少了,对于提升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帮助,可以减轻脾的负担。
这几个古人留下的健脾方,其实都不难做,但贵在坚持,希望脾虚的朋友们能坚持下去。此外,想要调理好脾胃,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一个好心情,注意劳逸结合。
综上所述,现代很多人都有脾虚的症状,但自己却不知道,对照以上几个表现看看若有就要早点养脾了,以上几个古人留下的健脾方,脾虚的人不妨照着做。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 健康 养生 图文信息,特别是涉及食疗、药品、配方、针灸技术等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专业人士请勿随意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2022-06-17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06: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古代有一张治疗脾胃虚弱的食疗方,名为枳术荷叶饭。此方源于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名为枳术汤。到了金代,金代名医张元素在枳术汤基础上加入荷叶和米饭,其烹饪方式也颇具特色,将白术和枳实研末,与米饭混合,用荷叶包裹后蒸煮。这样的做法蕴含了“饮食入胃,营气上行”的原理,使其成为一张...

  • 4.艾灸调理 脾腧穴、胃俞穴、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以艾灸部位潮红温热为度。艾叶性温,为纯阳之性,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体内,而起到疏通经络,通调脏腑的作用。以上穴位艾灸适宜于脾虚所导致的脾胃功能低下和脾胃虚寒的人群调理保健使用。5.按摩调理 每当饱...

  • 有一张专门治疗脾胃虚弱的方子,叫枳术荷叶饭,这张方子最早起源于汉代大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当时叫枳术汤,到了金代,金代大医张元素在枳术汤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荷叶和米饭,做法也很特别,是把白术和枳实研成细末,“ 用荷叶包裹烧饭为丸”,取的是“饮食入胃,营气上行”之意,这样一来,它...

  • 多吃糯米:糯米具有补脾的功效,适量食用可以帮助改善脾虚症状。多食大红枣:大红枣也是补脾的佳品,可以经常食用以调理脾虚。做红薯小米粥:红薯和小米都具有补脾的作用,将它们煮成粥食用,有助于脾虚的调理。每隔几天吃山药:山药同样具有补脾的效果,定期食用山药有助于改善脾虚状况。调整情绪:注意情...

  • 脾虚的调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适量运动。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功能失常,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运动能够改善气血的运行,从而起到改善脾主运化的功能,从而调理脾虚。第二、食疗。食物中山药、薏米、白扁豆、红小豆具有健脾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服用,能够调理脾虚。第三、药物调理。中成...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