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甘草,补益五脏,制诸药毒。

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又名国老、灵通、粉甘草、甜草根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药性论》载其;“补益五脏,制诸药毒。”《日华子》载其:“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烦闷、惊悸、健忘。”《汤液本草》载其:“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疡,与黄芪同功。”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之功,凡心肺脾胃气虚不足者,皆可随证配伍使用。对心气不足而致心动悸、脉结代者,常与人参、阿胶、生地等同用;对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而致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者,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同用。甘草味甘而缓,有缓急止痛之功,对于阴血不足而致四肢挛急疼痛者,常与芍药相配伍。甘草性平而润,有止咳祛痰之功,对于多种外感、内伤咳嗽,无论有痰、无痰者,皆可用之。甘草能泻火解毒,对于痈肿疮毒、口舌生疮者,常与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等清热泻火药同用。甘草善调和药性,在诸多方剂中均可发挥其作用。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等)、黄酮类(甘草苷元、甘草苷等)、甘草西定、生物碱和多糖等。甘草能抗消化道溃疡,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胰液分泌,保肝;调节免疫功能,抗过敏;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镇咳祛痰;抗肿瘤;

甘草对多种药物、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甘草有促进水钠潴留的作用,不宜长期使用。2022-07-05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59: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综上所述,甘草之补益涵盖气血阴阳以及多个脏腑,尤以补益中上焦为主,而对肝肾则无明显补益作用,并且其发挥补益作用的侧重与其配伍的药物和主治病证有关。甘草补益作用所呈现的多样性特点与其至甘至纯、甘纯两重性的特性有关,也是其临床配伍应用广泛性的具体体现。总结:看到有关中药甘草知识,能够补...

  • 甘草的作用颇为广泛,在中药汤剂及中成药配伍中,常用其补气益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之功效;经提炼和加工后的甘草浸膏及制剂却是一种具有良好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因此,甘草是能治疗咳喘的。甘草的功效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温,归脾、胃、心、肺经,功能补益心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 1、甘草的作用: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五痨七伤,能润肺解毒,和中缓急。甘草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惊厥、抗肿瘤、镇痛、利尿等作用。用法用量: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制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

  • 甘草这种药物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使用了,现在的中医对甘草的功效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很多的老中医告诉我们,干燥具有非常好的止痛以及解毒、清热、益气、止咳、祛痰等作用,甘草同时调和诸药的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生活中适当的吃一点甘草能够很好的治疗身体倦怠、腹部以及四肢疼痛痉挛的情况,还可以帮助人们缓解...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