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药的“七情”配伍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用枸杞配菊花泡茶,当归搭配生地煲汤等的 养生 习惯,夏天还会喝一点百合银耳糖水,都知道喝了人参汤就不要吃萝卜了等等。很多细心的小伙伴就会想“为什么一般都是这样的搭配呢?人参配菊花行不行?”其实,这些搭配习惯不是随便乱搭的,它都是源于传统的中药配伍的基础理论。

提到中药配伍,就要说到方剂,许多流传下来的经典名方,都是从配伍中产生的,从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而形成,从而成为经典,这就是强调背诵经典汤方的意义所在及其重要性,真正的配伍,不是随心所想,随笔乱画,就如上述的麻黄配桂枝,都是根据其特有的偏性而进行搭配,用药的搭配,讲求的也是有君、臣、佐、使,讲求有升有降,有发有收,有张有弛,讲求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一句话,配伍讲究的是,药与药相互之间的作用。这也就要说到药的“七情”了。

中药的七情,指的是:须使反恶畏杀和单行,具体点说就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中药的配伍-七情配伍

1.单行:单味药治疗某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

2.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配合使用,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麻黄配桂枝,增强解表发汗,散寒的功效。

3.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为主,一种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枸杞配菊花,菊花可以增强枸杞补虚明目的作用。

4.相畏: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抑制。如半夏的毒被生姜抑制。

5.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的毒副作用。如绿豆杀巴豆毒。

6.相恶:一种药物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如人参怕萝卜子。

7.相反:两种药连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如川贝跟附子联用长生毒副作用,这也是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半夏 、瓜蒌、贝母、白蔹)、白芨攻击或与乌头相对。海藻、大戟 、甘遂、芫花都与甘草不和。人参、丹参、沙参、玄参等所有的参、细辛、(赤芍 白芍)与藜芦相背的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2022-07-0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4 06:29: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神农本草经》中提到:“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杀者,有相反者,有相克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里的“七情”指的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是中药配伍的七个基本原则。1. 单行:指的是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疗效,无需其他药物辅助...

  • 所谓的“七情配伍”,也称为配伍七法,包括缓举情和配伍七谈。具体内容如下:1. 单行:指单味药材就能发挥预期效果,无需其他药材辅助的情况。例如,独参汤仅使用一味人参就能治疗元气大脱的证候。2. 相须:指性能功效相似的药材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例如,石膏搭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

  • 中药学中的配伍原则,宛如一个帝王的治理之道,分为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如同帝王与忠诚的臣子,相须和相使的药物能共同增强疗效,例如麻黄与桂枝的搭配、黄芪与茯苓的配合,它们的关系就如同记忆宫殿中的母亲和忠诚的副手,协同作用,增强效力。相畏和相杀的药物则能减轻药物...

  • 中药学中的七情配伍原则,犹如王者治理其臣民,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等七种关系。相须和相使如同夫妻或助手,能增强药效,例如麻黄与桂枝的相须、黄芪与茯苓的相使,可通过记忆宫殿的比喻,如同母亲传授的柜子和勇猛的副将,形象地描绘出增强疗效的场景。相畏和相杀的关系则是为了...

  •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七情"的提法首见于,其序例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全和视之"。1. 单行 :指用单味药治病。如清金散用一味黄苓治轻度的肺热咳血.。2. ...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