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般要煲多久?要放多少水?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 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放水,第一次在300--400ml,第二次200ml左右。2014-10-1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26: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般药物:头一次煎煮:加水300ml~500ml之间,差不多就是一碗多到一碗半的样子。第二次煎药:加水250ml~300ml之间,也就是一碗左右。滋补类药物:头一次煎煮:加水要多一些,700ml~1000ml之间,大概两到三碗的样子。第二次煎药:加水400ml~600ml之间,也就是一碗多到两碗的样子。不管是什么药物,每...

  • 1. 熬中药时,通常需要添加药材重量的5至6倍的水。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药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从而发挥其药效。2. 在熬药的过程中,药材会吸收自身重量的三倍左右的水,剩余的水量约为1至2倍。因此,在第二次加水时,应根据药材的重量添加三倍的水,以保持熬药过程中水量的充足。3. 对于芳香性药物...

  • 1. 解表清热、芳香药物以及质地疏松的中药材,通常需要煎煮20分钟左右。2. 滋补性较强的中药材,煎煮时间约为40分钟左右。3. 对于矿石和骨甲类的中中药材,煎煮时间应该延长至1个小时左右。4. 含有毒性的中药材,如乌头和附子,由于其药性强烈,需要煎煮超过1个小时。5. 煎煮时间的长短、容器的大小以...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芳香性药物,首次煎煮时,沸腾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类药物的有效成分往往容易挥发,因此加水不宜过多。在煮前,建议将药材浸泡1小时,这样有助于药材更好地释放其有效成分,提高煎煮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药材的种类和性质灵活调整加水量。例如,质地坚硬、吸水性强的...

  • 1. 首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约30分钟。水量应足够覆盖药材2到3厘米,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药效发挥。2. 浸泡后,用手轻轻压实药材,确保水量恰好漫过药材2到3厘米。这样可以避免水加得过多。3. 接着,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慢炖。在熬制过程中,保持小火使药渣充分释放有效成分,同时保持水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