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项目致富: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文中提到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和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两个要点,预示着中医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迎来更为广阔的局面。有专家大胆预测,中医药乃至大健康行业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黄金十年即将到来。作为国内中医药资源大省,贵州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在中医药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目前,贵州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面积达527.22万亩,年总产量达219.78万吨,总产值达128.75亿元。贵州拥有4802个品种的中药材资源,其中,药用植物4419种、药用动物301种、药用矿物82种。到2020年,贵州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预计达到700万亩,年产量达到280万吨,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在《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划(2012-2015)》的引导下,贵州选择了23个重点品种和27个鼓励发展品种,培育了施秉、赤水、大方等39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县。按照生态区划,初步形成了赤水、习水等低热河谷石斛产业带,赫章、大方的天麻、半夏产业带,绥阳、务川金(山)银花产业带,贵定、龙里、长顺刺梨产业带,施秉、黄平、丹寨太子参产业带,剑河、锦屏钩藤产业带,关岭、西秀、普定桔梗产业带,安龙、兴义的金银花、石斛产业带,松桃、碧江、石阡的丹参产业带等特色大品种规模集中区域。生态与富民相映生辉6月份的德卧镇,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爬满了山坡。之前山上都是石头,石漠化严重,根本长不出庄稼,德卧镇与百灵集团联合,将德卧镇建成百灵集团10万亩金银花基地及GAP示范基地,摆脱了过往穷困的局面。过去种玉米,一亩坡地的产值在600元左右,如今改种药材,每家年收入都上万了,大家都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甜头。良好的经济效益让中药材产业迅速在贵州乡镇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行利益捆绑,将公司、农户利益连在一起,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乡一品一乡一示范的中药材种植格局。各地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好的种植模式是采取林药结合、草药结合、粮药结合和果药结合等方式;或者立体高效的林药套种果药套种药药套种林下仿野生种植等种植模式,将种植基地与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用有限的耕地填饱肚子,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加效益,走出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路子,同时也为全省森林覆盖率贡献0.2个百分点。122023-06-14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6:19: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27.22万亩,总产量219.78万吨,实现产值128.75亿元,太子参、石斛、天麻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贵州资源非常富集,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全省共有中药材品种4802种,居全国第2位,自古以来就有“黔地无闲草,夜郎多良药”的美誉。

  • 德江天麻是极好的药膳食材,适用于多种药膳搭配,如天麻炖鸡、天麻鱼头汤、天麻煲鸭汤、蜂蜜天麻等。新鲜天麻保存方法简单,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冷藏室即可,注意不要冷冻,以免变质。德江天麻药膳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能满足食疗需求,为人们带来健康与美味的双重享受。随着2019年天麻采挖季节的到来,深入德江...

  • 大方天麻、施秉太子参、安龙白及、梵净山黄精、赤水金钗石斛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基本形成,开发的灵芝破壁孢子粉、孢子油、天麻胶囊、天麻面条等特色保健产品和旅游商品畅销国内外,赫章半夏、施秉太子参等具有全国市场定价权。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贵州良好的自然生态造就贵州中草药材道地品质,使贵州成为全国...

  • 基地简介: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之称。全省有药用植物4419种、药用动物301种,享誉国内外的“地道药材”有50种,已开...

  • 其中,我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区(道地药材指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材质、使用与疗效上均十分独特的药材)之一的贵州是苗药的发源地。俗话说“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贵州的药材不仅品种多、药效奇,而且生长在无污染的原生态环境中,这也是苗药神奇疗效的重要保障。 据统计,常见的苗药便有1500多种,常用的则有近200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