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热的中药方

  夏季容易出现 湿热 症状,这个时候也有很多湿热体质的朋友叫苦连天,感觉身体十分不舒服,那么 中医 上有什么去湿热的 中药 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除湿热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除湿热的中药方
  除风导赤散
  【处方】茅根9g,木通1.5g,地肤子3g,荆芥1.5g,甘草3g。
  【功能主治】清心胃,除湿热,祛风止痒。主眦帷赤烂(眦部睑缘炎)。以两眦部睑弦及皮肤溃烂为特征,往往浸渍两眦引起血轮发红,自觉发痒微痛。
  【各家论述】茅根清心胃,导湿热下行;木通清心利小肠,兼通血脉;地肤子除风 清热 ,且能祛风止痒;荆芥疏风散邪,且有退赤之功;甘草清心益脾,又能缓急止痛。
  【摘录】《张皆春 眼科 证治》
  分解湿热汤
  【处方】车前子1两,厚朴3钱,黄连1钱,甘草1钱,枳壳1钱,槟榔1钱,滑石末1钱。
  【功能主治】夏秋之间,先泻后痢,腹中疼痛,后重之极,下痢不可,欲痢不得,口渴饮水,小腹作胀。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车前以利水,用黄连以清热,用厚朴以分清浊,余则止秽去滞,调和于邪正之间,以解分争也。君臣佐使既用之攸宜,安有不取效之捷哉!
  【摘录】《辨证录》卷七
  除热结肠丸
  【处方】黄连半两,柏皮半两,苦参半两,鬼臼半两,独活半两,橘皮半两,芍药半两,阿胶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蓝汁及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热,下黄赤汁沫及鱼脑杂血,肛中疮烂,坐(匿虫)生虫。
  【用法用量】日服3-10丸。(冬无蓝汁可用蓝子1合舂蜜和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疳疮内蕴湿热,外显血燥,结肠丸专泄湿热,仅以鬼臼杀毒邪,独活以散风热。
  【摘录】《千金》卷五
  除湿热的中草药有哪些
  1、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荷叶。
  主要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用于出血症和 产后 血晕。
  2、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金钱草。
  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 解毒 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3、除湿热的中草药有黄芩。
  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 呼吸 道感染、肺热 咳嗽 、湿热黄胆、 肺炎 、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 血压 、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4、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苦参。
  为豆科 植物 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5、除湿热的中草药有白术。
  白术有补气健脾、止泻及燥湿利水的功效,生用能燥湿利水,炒用能补气健脾,炒焦用能健脾止泻。可煲汤、煮粥或泡茶饮用,每天取取1~3克生白术泡茶饮用对祛湿有帮助。
  6、除湿热的中草药有白茯苓。
  白茯苓有健脾胃和利水渗湿之功效,是我国古代中医推荐的除湿之圣药,尤其适合皮肤 湿疹 患者经常食用,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用白茯苓煲汤。
  7、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茨实。
  芡实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敛止泻,可用于脾虚湿盛或久泻不愈等症的治疗,常与白术、茯苓和扁豆等健脾药物同用,可煲汤或煮粥食用。
  8、除湿热的中草药有藿香。
  归脾、胃、肺经,有发表解暑之功,煮粥或泡茶饮用对暑湿重症及脾胃湿阻均有良效。
  除湿热的食物有哪些
  1、除湿热的食物有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
  2、除湿热的食物有赤小豆。
  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
  3、除湿热的食物有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4、除湿热的食物有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2022-06-16
mcxzy 阅读 3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20:49: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白头翁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白头翁、黄芩和黄连等药材。它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以有效祛风除湿,改善由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2. 葛根芩连汤是另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葛根、黄芩和黄连等。它具有解表清热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症状。3. 八正散是第三个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车前子和滑石。

  • 如果湿气较重,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六一散由滑石、甘草组成,三仁汤则包括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等。对于湿热偏热的情况,可以选择连朴饮、茵陈蒿汤或葛根芩连汤,其中葛根芩连汤中的药材有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这些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调...

  • 肠道湿热症中药方治疗主要依靠地榆散加减,以达到清热利湿、调理肠道的目的。方药包括:地榆10g、茜草10g、焦山栀10g、黄芩3g、黄连3g、三七粉6g(对服)、血竭粉3g(对服)。为了更加精准地针对不同症状进行治疗,方剂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减。例如,如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脐腹痛,则可添加乌梅6g...

  • 4. 酸冲昌隐枣薏仁汤去湿热,安神助眠:炒酸枣仁10克,薏苡仁30-50克,甘草5克。薏苡仁淘洗干净,用少许清水浸泡5-6小时,甘草在煮汤之前用少许清水浸泡15分钟,同时将酸枣仁研碎,所有药材一同放入炖锅中,加清水约6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制薏苡仁开花熟透即可关火。使用前拣出甘草,每天1...

  • 祛湿汤是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腰痛以及身体沉重感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泽泻、黄柏、白茯苓、木通、防己、苍术和杜仲,每味药的用量均为1钱,而破故纸则为1钱6分。这方剂专门针对湿热症状引起的腰部疼痛,以及身体沉重感如同被数千钱重的带子束缚一般。在使用祛湿汤时,通常需要加3片生姜以增强...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