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疾病的传变及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答案】:所谓的疾病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转移和变化。疾病的传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邪正盛衰: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产生的盛衰变化对疾病的传变具有决定性影响,决定着是否发生传变及传变的部位和速度。
(2)体质差异:如阳盛阴虚质易导致从阳化热,而阴盛阳虚质易导致从阴化寒。
(3)地方区域和气候: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有着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如湿浊内困,在南方则多从阳化热酿成湿热,而在北方则易从阴化寒转化为寒湿。
(4)生活状况: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如过食辛辣肥甘可导致湿热内生,过度劳累、调养不当可使病证由实转虚等。
此外,治疗是否得当亦可影响疾病传变,如小儿麻疹初起若过用、误用寒凉,可使疹毒内陷等。2023-04-16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52: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病邪是影响疾病传变的重要因素,在传变的迟速以及病位、病性的传变方面都受到邪气的影响。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病邪,一般阳邪传变较快,特别是火邪、风邪、暑邪;阴邪传变较慢,特别是湿邪黏滞而较少传变。疠气则传变急速。湿、痰、水饮及瘀血内生,传变一般迟于外邪。

  • 中医学中的疾病传变规律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特定模式。这一模式在不同的辨证体系中得以体现,其中包括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在六经辨证中,疾病按照伤寒六经的顺序传播,通常被称为“循经传”。具体路径是从太阳经开始,接着是阳明经、少阳经,然后依次传入太阴经、少阴经...

  • 岐伯进一步解释了大气入脏的不同情况及后果,包括心、肺、肝、脾、胃、肾、膀胱等脏器的传变规律与死亡时间,如心病传肺、肺病传肝等。黄帝询问了针刺治疗的适用条件,岐伯指出,病传次序确定、死亡时间可预知的疾病不宜针刺,而间隔一脏至四脏传变的疾病则可考虑针刺治疗。综上,病传涉及疾病在脏腑...

  • 1.体质因素 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一般来说,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

  • 传变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外感疾病如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和表里九传,以及内伤病中的气血传变和脏器传变。这些传变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往往受到体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体质、环境、生活习惯等,会有所变化。中医学对疾病传变的理解,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帮助他们识别证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