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

【原文】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大意】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毫厘的微小数目,而毫厘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若它们千倍万倍地积累扩大,推演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

【感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记事一则

日记上写到:“衡之谓也,不懈之谓也,积之谓也。”

在专攻医学这一路,我有很深的体悟,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积少成多,可以善,亦可以是恶呀。已半只脚踏入医学大门的我,在磨合自己的基调。无论如何需加一分痞气,悟到水本性柔,遇土则刚;吾本恬静,救命则“横” 。

“你先把药费付好,我再跟你说。”“现在不聊,约时间再说。”“你可以不按我说的去做,后果自己承担,我对自己的建议负责,顶多自己心里难受下。”这是出自我口,吾仍需继续精进。

我们容易痛定思痛,当真正面临生死之时,更知之毫厘,谬以千里。此时精准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彼此敷衍,害人害己。

   

传承大健康,传递正能量。2022-06-20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05: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原文:《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意为:君子行事需要谨慎,开始时有一点小错误,最后也有可能酿成大错。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成语繁体:失之毫釐,谬以千裏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近义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 成语名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发音: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成语繁体:失之毫釐,谬以...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什么意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怎么读?参 :拼音: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简 拼:szhl 成语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成语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下一句:缪以千里。出自:《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译文:君子行事需要谨慎,开始时有一点小错误,最后也有可能酿成大错。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成语繁体:失之毫釐,谬以千裏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

  • ”这是孔子在《礼记·经解》中的名言,教导我们一个君子在行动中必须保持极度的谨慎,因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偏差,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句话通过复句结构表达,主语与分句相辅相成,突显了微小误差可能带来巨大误差的警示。在中文里,我们用“失之毫釐,谬以千裏”来形象地形容这个道理,提醒人们...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