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嗽”?

咳本属肺,虽是肺脏的病变反应,但与其它脏腑亦有密切关系。因为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素问·咳论篇》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集注·咳论篇》说:“ 肺主气而位居尊高、受百脉之朝会,是咳虽肺证,而五脏六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为咳”, 确切地阐释了本句 的要义。
“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明确地阐述了致成咳嗽的病因和病机。
具体言之, 咳的病因有二:一是皮毛先受邪气;二是寒饮食入胃。其病机则为风寒袭人,必先由皮毛而后入于肺,因皮毛为肺之合,皮毛先受邪气,然后从其合而内伤肺脏,发为肺咳。 此外肺脉起于中焦,循胃口上膈属肺,故胃中饮食之寒,从肺脉上于肺则肺寒,此内寒与外寒(风寒)相合并而客于肺,则肺伤而致咳嗽。《邪气脏腑病形篇》也说:“形寒冷饮则伤肺”则与《咳论篇》的精神基本一致。
若五脏久咳不愈,可分别传于六腑。如《素问·咳论篇》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脏及腑的传变,标志着病情的加重,说明病势仍在发展,即由轻而重,由单纯到复杂。不能理解为病由阴而转阳,此与一般疾病由表入里的规律不同。
此句“皆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嗽病理机制的总概括。咳虽有五脏六腑之分,但与肺胃关系最为密切。
然肺主气,合皮毛,开窍于鼻。外邪伤人从皮毛而入(或从口鼻)而客于肺,令肺气失宣则病咳。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与脾互为表里,同称后天之本。若食伤脾胃,运化失司,升降无权,则水谷精微不得转输于五脏六腑,而营卫之气又失其所养,卫外不固易受邪侵。再者 水液内聚,积久为痰为饮,影响气机,亦多致咳病。 此外,胃为水谷之海,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均可使水聚于胃,上关于肺而咳。
2022-05-26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3:11: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理解如下:五脏六腑的病变都能使人发生咳嗽,不只是肺。本句从整体观念出发,揭示出咳虽为肺的病变,但其它脏腑病变,也可影响到肺而发生咳嗽。因为肺主气,受百脉朝会,故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均可影响到肺,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如脾虚生痰,痰湿上犯于肺;肝火...

  • 中医认为,痰与瘀血在咳嗽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痰是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受阻的结果,或邪热损伤津液炼液而成。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是痰生成的主要原因,肺主宣发肃降,脾主运化,肾主水,长期功能失调导致痰浊生成。痰一旦形成,会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瘀血,如唇甲青紫、面色黎黑等。血瘀又可...

  • 关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解释如下:咳源自于五脏受寒,寒收引,则主气不足,客气乘之。主气想要恢复正常的气息出入,就会咳。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五脏的气息出入受阻。再直白一点,就是五脏的水液代谢不顺畅,血管紧张素过高。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咳嗽”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而它的出现,主...

  • 肺脏受邪,会让人出现咳嗽;五脏六腑受邪转化后,如果影响到了肺脏,也会让人咳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样理解:肺脏受邪,会让人出现咳嗽;五脏六腑受邪转化后,如果影响到了肺脏,也会让人咳嗽。不能单纯的认为,只要是咳嗽了,就认为邪气中肺了,就单纯的去责肺,也有可能是邪气侵袭了其他...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样理解:肺脏受邪,会让人出现咳嗽;五脏六腑受邪转化后,如果影响到了肺脏,也会让人咳嗽。不能单纯的认为,只要是咳嗽了,就认为邪气中肺了,就单纯的去责肺,也有可能是邪气侵袭了其他脏腑,又经转化,影响了肺而咳嗽。《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