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中医“祝由科”

中医有“祝由”和“祝由科”。
“祝由”一词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曰:“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句中的“祝由”一词,古今学者都有注解,但大都误释。如唐王冰注:“祝由:祝说病由。”明吴昆注:“祝由:祝说其病由也。”后来无论是《内经》的各种注本,还是中医教材及中医字典、词典,甚至《辞源》等工具书,也大都依从王冰的这一注释。“祝由”是“祝说病由”似乎已成定论。
祝由即“断绝患病的根由”
《素问-移精变气论》中的“祝由”并非是“祝说病由”。因为如按此理解,同上下文的含义相违背。如按“祝说病由”的方法,是不可能把病治愈的。因为面对病人,医生无论怎样祝说叙述病由,疾病是不能痊愈的。
那么,“祝由”是何义呢?“祝由”的“祝”当是“断绝”之义,“由”是“根由”、“原因”之义。“祝由”即“断绝患病的根由”,这一点可以通过大量的训诂材料得到证明。
《广雅·释诂》:“祝,断也。”
《正字通·示部》:“祝,断绝也。”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汉何休注:“祝,断也。”
《列子·汤问篇》:“南国之人,祝发而裸。”晋张湛注:“祝者,断截其发也。”
《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范宁注:“祝,断也。”
可知“祝”有“断”义。
“由”是“根由”、“原因”之义,古今汉语都有此义。《集韵·尤韵》:“由,因也。”《汉语大字典》:“由,原因,缘由。”从以上大量的训诂材料来看,“祝”有“断绝”之义,“由”是“根由”之义。“祝由”就是“断绝患病的根由。”
另外,从《素问·移精变气论》的全文来看,若依此训释,也文从字顺。上古之世,人们“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故可祝由而已。”而到了后世,“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从本段文字可见,在上古那恬淡的时代,只用“断绝患病的根由”的方法就能治愈。而到了后世,各种病邪侵入人体,只用“断绝患病的根由”方法就不能治愈了。
其实,“祝由”是“断绝患病的根由”这一含义,古代学者已有论述。
元代学者陈栎在《素问祝由辨》中云:“《书·泰誓篇》曰:祝降时丧。孔氏注:祝,断也。今以祝训断,谓但断绝其受病之由。正与上文移精变气相照应,转移自己的精神,变改其所感受阴阳风雨晦明之六气,而断绝其受病之由,则其病自已。如病由于寒,则断其寒而暖之,病由于热,则断其热而凉之。祝断其由,如所谓拔其本塞其源,意义岂不显然明白乎。”本断文字非常清楚地指明“祝由”的方法,即“断绝其受病之由”。这一方法是从根本上“拔其本塞其源”的方法。实际上古今许多治病的方法都是采用“祝由”的方法,也就是说从根本上“断绝患病的根由”的治疗方法。
2022-06-13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10: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祝"象征着对患者和万物的恭敬态度,包括中医所提及的精神层面,而"由"则指向疾病的起因。祝由疗法的核心理念是恭敬地探究疾病的发生机制,通过药物、咒语、法术和心理疗法等多种手段,以达到缓解和治愈疾病的目的。祝由疗法并非与巫婆神汉的神秘实践等同,它是一种有原则、科学的医疗方法。实际上,祝由中...

  • 后来在李辛老师的《经典中医启蒙》里,老师专门用好几节的内容说了祝由术。原来祝由自古就是中医的一个分科,自元代列入太医院十三科。就是依靠祝由师专一的精神、稳定的念力,以符咒的声音或图像所接通的信息能量场来治疗各种疾病。但是,祝由科对祝由医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专门的传承,师父传授,学生...

  • 祝由十三科主要包括:大方脉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耳科、疮肿科、金镞科、祝由科、角法科、针灸科。以下是关于祝由十三科的详细解释:大方脉科:主要治疗成人内科疾病,涵盖了广泛的内科病症,是中医内科的主要分支。小方脉科:专注于小儿内科疾病的治疗,与大方脉科相对应,...

  • 在古代,社会中存在祝由科或咒禁科等专业领域,其名称蕴含深意。祝字,源自敬祝,表达了对病人和自然万物的恭敬态度,包括中医理论中的"神"。"由"则指疾病的根源或起因。因此,祝由一词总体上意味着以恭敬之心,探寻并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然后运用诸如药物、咒语、法术以及心理疗法等多种方法,以期缓解...

  • 中医学中,祝由科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画符、念咒、禁禳等方式帮助患者,尽管现代中医将其归为心理暗示的力量,但其悠久历史和大量有效案例说明,祝由科在治疗中邪等疾病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鬼门十三针”疗法,以其神秘的名称和显著的疗效,成为了治疗阴性磁场附体病人的利器。这套针法最早由...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