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调经论

1、本篇的虚实含义,以及虚实形成的机理、原因值得我们牢牢掌握,这是难点。

2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看似容易辨别,具体到脏器辩证诊治。

3 、结合《黄帝内经之气血形志篇》,了解神、气、血、形、志的含义,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4、“守经隧”理论:经隧,即经脉。经脉发自五脏,能够贯通表里,运行气血,联络百骸。若血气不和,经脉不通,就会出现各种病证。因此,要守护经脉通畅。如果气出现有余出现喘咳上气,或气不足出现息利少气,则应调其经隧:“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5 、了解神、气、血、形、志有余与不足的机理、病症及治疗。2022-07-14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4-11-18 10:28: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是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译文 从前的黄帝,生...

  •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主要讲述了顺应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如何调整精神情志以保养身体,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具体内容包括: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

  • B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