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走进黄帝内经,感受四季养生之妙

想必大家对于《黄帝内经》再熟悉不过了,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囊括了我国最早医家先贤的智慧,是黄老道家在中医学上建立的理论学说。每一个中医人必读《黄帝内经》,是中医入门的宝典,也是大众 养生 的启蒙。《黄帝内经》是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分为“灵枢”和“素问”两大部分。《黄帝内经》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并且还讲述了诊法,治则以及 养生 等方面,它注重未病先防,强调治未病,所以预防 养生 之道是其中的一大关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帝内经》素问篇中的四气调神大论,感受一年四季顺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则,体会四季 养生 之妙。

“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万物生长,天地欣欣向荣,人体也是生发之时,是生长的黄金时期,黄帝内经中强调,人们应该天黑早些休息,天亮早点起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穿着宽松些,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漫步庭中,保持心情愉悦,舒畅胸怀,提升情志,“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保持着春季应有的生发之气,藏于肝,忌怒,否则到夏季就会生寒疾。

“夏三月,此谓蕃秀。”蕃,即繁茂、茂盛;秀,即秀丽,夏季是万物繁盛貌美的季节,绿树成荫。黄帝内经中描述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交融,树木枝繁叶茂,生长旺盛,植物开花结果,瓜熟蒂落,是长势旺盛的时期。这个时候人们就要注意晚睡早起,不要对于漫长的白昼心烦意乱,依旧要保持情志舒畅,让精神的英华与秀美的夏气融合,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此时的精神向外散发,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黄帝内经还提醒,如果忤逆了夏气,就会损害心脏,到了秋天,收获之气不充足,容易得疟疾,还会在冬季再次发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秋天的三个月,应该是包容平和的,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广清明。黄帝内经所述,人们应当早睡早起,听到鸡打鸣就起床,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是时候将自己的内心收敛,和秋天的气息一样平稳,恬淡自如,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淡泊明志,以保持肺气的清纯,顺应秋天的气息,保持人体之气的收敛,避免外溢,否则会伤及肺脏,在冬天的时候就可能泄泻,黄帝内经认为这是因为违逆了秋收之气,使冬藏之气不足而导致的消化不良的腹泻。

“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天生物们都将自己隐藏起来,以抵抗外界的肃杀与寒冷。生机潜伏,万物蛰藏。在这个季节,河流结了冰,大地龟裂。黄帝内经对于这个季节告诉人们需要早睡晚起,因为天黑早天亮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等到阳光照耀的时候再起床,避免损伤阳气。这个时候就不要轻易的扰动阳气,不要过度操劳,要将神志敛藏于内,安静自若,将自己隐秘起来,收敛神志,严密不外泄,像是将自己的宝藏密封起来,不泄于外。黄帝内经还强调要躲避寒冷,寻求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丢失阳气,在冬季就应当闭藏自身机能,否则就会损伤肾脏,到春天生发之气就会不足,发生手足无力和气血不足。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我们也仅仅是从其中的一篇浅浅窥探到它的精髓,从黄帝内经·素问中讲述四季 养生 之道,我们明白需要顺应四季之气,四时阴阳的变化和消长,所以圣人都在春夏秋冬四季保护万物生命的根本,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季节敛藏阴气以适应收藏。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顺应生命发展的规律,顺从四时之气,就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就不会发生重病,可谓黄帝内经的四季 养生 之道。2022-06-11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8:46: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有一本书,我常常拿出来翻翻,这本书叫《黄帝内针》,这是一本针灸书,是一本小白都可以用的针灸书。黄帝内针现在的传人是杨真海师傅,他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黄帝内针历代都是单传的,口耳相传,没有文字资料。现在,杨真海师傅希望把黄帝内针广传天下,造福于人民,才有了这本书。黄帝内针源于...

  • 我认识的另外一位学姐,学中医、教中医几十年,和我说过《黄帝内经》是一本可以研读一辈子的书,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它更包含了人与天地、人与人、人与自己和谐共处的大智慧。这几天我正好听了一档关于《黄帝内经》的节目,虽然只刚刚开始听,就已经受益匪浅。《黄帝...

  • 其中,《山海经》以其神秘的异兽和奇异的地理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庄子》则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巧妙地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深邃与玄妙;《淮南子》则将道家、儒家等学说巧妙融合,展现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还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和养生之道,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健康指南。

  • 探索中国传统美颜智慧,让我们一起步入《最美中国方:11部汉方典籍养颜精粹目录》的世界。首先,从《黄帝内经》开始,它提倡内在养护,强调花开有其周期,顺应自然养颜更省心(003)。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理论,告诉你每个美人各有其养护之道(005)。精气神是养生养颜的根本,保养脏腑内外,容颜自然亮丽(010-...

  • 有一种观点认为五行与《易经》的阴阳学说有关。也有观点认为五行源自河图、洛书中的天地生成数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