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 对中医学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医家和医著,应有所了解。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与疾病进行斗争 ,逐渐积累丰富的医疗知识,总结诊察疾病的方法,掌握疾病变化的规律。中医诊断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门学科。

2016-05-18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5:40: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专业大一大二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一些公共课,大三大四所学的课程会逐渐接近临床。大一大二的课程很满,大三大四的课程稍微少一点,大五在医院实习一年。以下内容是中医专业大一到大四所学的专业课。一、大一专业课程 🌻医古文。医古文的内容包括医家传记、医学典籍和医著序文...

  • 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四个关键部分: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首先,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础,它包括望、闻、问、切这四诊法,通过对病人的检查和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异常可以影响全身,内在的疾病也会在外部有所体现,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自我感...

  • 诊断过程包括辨病(确定病种)和辨证(分析疾病阶段的本质)。辨病是对疾病名称的确定,如疟疾、肺痈等,而辨证则是对疾病本质的概括,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等。病案在中医诊断学中至关重要,它是记录患者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情况的书面记录,是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

  • 中医病案的主要内容,应以四诊、辨证、立法、处方等为重点。1.四诊:应如实记录四诊资料,按辨证的要求分清主次,有系统,有重点,扼要地填写,避免主次不分或有重复,遗漏。2.辨证:必须把四诊的记述,加以综合研究,找出病因,病机、脏腑经络、阴阳虚实……及其可能的变化等等,从而阐述疾病的病理本质...

  • 中医处方是中医师在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开具的医疗文件,它详细记录了治疗方案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医处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和处方后记。处方前记部分通常包含了医院的名称、开方的日期、就诊科室、患者的病历号、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单位以及住址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