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服用中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2019-05-25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5:47: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3、饭后服 一般来说,是在饭后15~30...

  • 饭后服用适用于人体上部的疾病。中医传统认为,上部疾病如耳、目、口、鼻等宜采取先食后服药的方法,这样能使药性留连于上。此外,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中药的适宜温度 许多人习惯“趁热喝”中药。然而,并非所有中药都需要趁热服用。一般来说,中药汤剂应“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

  • 对于病位在下的情况,如肝肾虚损或腰部以下疾病,饭前服用中药较为适宜,这样有助于药效直达病所。同时,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也建议在饭前服用,因为空腹时药液可以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从而更快地被吸收并发挥疗效。若病位在上,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或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则应在饭后...

  • 服用中药汤剂需要注意时间和方法,以及服药后的调护。具体如下:1. 饭前服:通常在饭前30至60分钟服用,适用于治疗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的药物,以及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这样可以在胃空状态下,使药液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2. 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至30分钟...

  • 中药的服用时间,一般建议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左右。详细解释如下:1. 中药服用的时间对其效果有一定影响。不同于西药,中药的服用时间通常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根据药物性质和治疗需求来确定的。一般来说,中药汤剂在一天中的服用时间可以分为早晨、中午和晚上几个时段。2. 早晨空腹时适宜服用中药。一些补...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