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药方是民国的,看不懂计量的单位是钱还是分

民国时期中药计量单位为两、钱、分、厘。

中药的计量单位,历代相异,古今有别。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两=160钱。现今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既1kg=1000g。为了方便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计量的换算,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附:民国时期计量单位
1929年国民政府推行市用制和标准制——
长度市用制为里、引、丈、尺、寸、分、厘、毫;标准制为公里、公引、公丈、公尺、公寸、公分。
地积市用制为顷、亩、分、厘、毫;标准制为公顷、公亩。
容量市用制为石、斗、升、合、勺;标准制为公秉、公石、公斗、公升、公合、公勺、公撮。
重量市用制为担、斤、两、钱、分、厘、毫;标准制为公吨、公担、公衡、公斤、公两、公钱、公分、公厘、公毫、公丝。2009-07-28
就是 ;两 ; 钱.ba2009-07-28
mcxzy 阅读 56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4:05: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里一般我们说,一瓦等于2分6厘4毫约等于0.8克

  • 民国年间的一两等于37.3克。这个转换标准是基于传统的度量衡制度。在中国传统度量衡中,“两”是重量的一个单位,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一两所代表的实际重量可能有所不同。但在民国时期,通常采用的是市两制,即一两大约相当于37.3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换主要适用于对民国时期文献或资料...

  • 老土应该不是熟地,因为如果你脾肾阳虚的话,第一味药 应该是个君药才对,而熟地是个补血补阴的药,我觉得是 灶心黄土 才对,是治疗脾阳不足证的,黄土汤里面有用。 你第二个重阳是 千里光 是对的,因为 千里扣“重”,光扣“阳”,而且治疗也是 多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

  • 这里面说的是“加皮(五加皮)五钱”和“骨碎补三钱”还有“化皮二钱”“真虎骨二两制”

  • 成药的处方内容:1、维生素AD丸 1瓶(盒)每次1丸 一日二次,2、维生素C片 复合维生素B片 葡萄糖酸钙片 各一瓶,每次一片,一日三次。棉花棒5包。中药处方:生黄芪20克,苦参15克,三七花10克,北沙参15克,大力子15克,三叶青10克,川连9克,连翘15克,猪苓、茯苓各20克,生甘草7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