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以后有点拉稀

应该是正常的反应。那个吃中药以后,一般大便都会发黑,没有关系的。至于排便次数多,如果只是服药期间次数多,那也没有关系,可能是一个驱邪的过程。当成具体的药方没有看见也不好判断,一般来说祛痰药都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他的想苦寒性比较重的也会,排石类的药物更加如此了。。希望有所帮助吧,谢谢,如果不放心,可以下次复诊时问一下医生。。。2011-01-30
应该不是中药不干净,一般情况下没啥问题,都是药物对身体的反应作用。不过你还是最好去给你开药的老中医咨询一下,一定要去给你开药的老中医,老中医都是各有各的用药习惯,不要总换中医。(我就是中医学生)2011-01-30
腹泻是指排出异常稀薄的大便,或含有未消化食物,甚或脓血,并且排便次数频密,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周围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极少是严重疾病的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由于腹泻会丢失大量的肠液,多次腹泻后可造成血液中的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丢失过多,造成全身不适。如果腹泻持续不止或伴有脓血便、剧烈呕吐或高热,应到立即医院就诊。
一、腹泻的自我诊断要点
伴随的症状
可能的诊断
急性腹泻,水样便,可伴有(或不伴有)发热,脐周疼痛 胃肠炎,多为食用不洁、变质或使用过敏的食物引起
急性腹泻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发现大便中带脓血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但也不能排除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腹泻伴发热 常见于慢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和结肠癌等
慢性腹泻还有间歇性便秘 结肠过敏、直肠或结肠息肉,还须排除结肠癌
粪便呈酱红色或血水样,含有脓血小块,量较多且有恶臭 急性阿米巴痢疾
粪便量多,恶臭异常,呈灰白色油脂状 一般为脂肪消化及吸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严重腹泻,伴有剧烈呕吐、发热、严重脱水,粪便呈米泔水样,病情凶险 可能为霍乱和副霍乱
常见腹泻的病因及治疗
夏季是菌痢的高发季节,此时,沙门氏菌肠炎、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到了发病高峰期。由于三者在临床上均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易混淆诊断。此外,菌痢与沙门氏菌肠炎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不尽相同,而轮状病毒性腹泻则不需要用抗生素。因此,对三者加以鉴别,于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菌痢多由食用不洁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引起发病,1岁以内幼儿少见,首发症状为先泻后吐,同时有腹痛,以左下腹痛为主,腹泻的特点是便次频繁,每日大便次数超过十次,甚至更多,但大便量少,大便性状为粘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大便镜检满视野白细胞,大使培养可查到志贺氏菌。氟哌酸为目前最佳抗痢药物。
沙门氏菌肠炎多由食用不洁食物如牛奶、蛋类、家禽、内脏等引起发病,1岁以内幼儿多见。首发症状为先吐后泻,常有呕吐,以脐周腹痛为主,每日便次在3-10次,大便量多,大便性状为水样带粘液,里急后重不明显,大便镜检白细胞总数多正常,大便培养可找到沙门氏菌,治疗药物选用复方新话明、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轮状病容是6岁以下幼童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以6个月~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轮状病毒性腹泻首发症状为呕吐、咳嗽,腹泻每日3-10次,大便为稀便、水样或蛋花样。有酸臭味,无粘液及脓血,大便镜检、大便培养均阴性,血象不高,病毒检测可分离出轮状病毒。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可不用抗菌药物。
抓“肚筋”医治拉肚子
因受凉而引起的拉肚,可用抓“肚筋“的方法来治疗。让患者俯卧于床上,可在患者两肩胛骨内侧分别抓住一根较粗的筋“即肚筋”。抓住此筋提起来,再猛地松开,这样左右如是几次,便有奇效。

完整版请看这里:2011-01-31
人类良好的大便习惯,应该是,一天吃几顿然后拉几回的,恭喜你!把体内的毒排出来后,大便就是喜人的金黄色的芭蕉状的。2011-01-30
这个应该不是!这个要看个人的身体状况了!2011-01-30
吃中药以后有点拉稀,我认为可能属于正常现象2019-12-2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28: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吃中药后拉稀的一个可能原因是药物成分的作用。有些人可能存在肝火旺盛、内火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中药来缓解。中药方中可能会包含大黄、番泻叶、金银花、蒲公英、黄芩等药材,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能够引导体内热气下行,从而起到泄火的作用。其次,拉稀可能与药物中的滋阴、养血...

  • 1、调换药物:吃了去湿热的中药拉稀可能是由于身体内有湿气,或者是由于药物量大的有因素引起,需要通过停止服用中药,并且吃一些帮助止息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缓解。2、针灸:吃了去湿热的中药拉稀或者通过中医科查看身体情况,根据病情炎症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方法刺激穴位也可以减轻。3、按摩:吃了去湿热的...

  • 在某些中药服用之后会产生拉稀症状、腹泻症状,特别是某些具有清热祛火、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食用后会产生腹泻症状,这是排毒祛火、排湿的一种正常表现,不属于疾病范畴,不需要治疗的。当体内的毒火、湿气、寒气排净时,腹泻症状也会自然的消失痊愈。在吃中药期间,也一定要注意胃肠道保护,尽量减轻胃肠...

  • 服用中药后出现腹泻,主要原因如下所述:1、服用清热泻火的药后,可以出现腹泻;2、服用活血的药物如桃仁等,可出现滑肠、腹泻的现象,或者服用排痰药物,如杏仁服用后也有腹泻的反应;3、服用缓解消食化积的药物,如莱菔子、苏子等,在排痰过程当中,也有排便的作用;4、若患者在服用通便的药过量的...

  • 吃中药拉稀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不对症或者用药过重,也可能是弄错了药物药。比如生白术和炒白术,炒白术的作用是健脾、补气、止泻,生白术是润肠通便。如果炒白术换为生白术,吃药以后就会腹泻,因为炒白芍是止泻作用,而生白芍是通便作用。在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时,需要用通泻药方,如白术、白芍、陈皮...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