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药方子“半夏厚朴汤”怎么用?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
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首先,看得出来楼主对中医很有兴趣,赞一个!!

其次,我得告诉楼主这样一个客观情况,《金匮要略》作者是张仲景,生活年代是汉代,当时的度量衡和后世差别很大,在其著作中,涉及到的重量单位有两,升,方寸匕,钱匕等。此外升亦作体积用,当时之一升约合现在的200毫升(这个算是量偏大的,还有量偏小的换算观点)。

汉代度量衡折算成现代,约为:古之一两,折十六制之一钱。算下来,大概是3g。一升的话,在重量上约是十六制之六钱到一两,也就是18~30g。此外,厚朴亦有按照“尺”算的。

因此,原方计量大概应为:半夏18g,厚朴9g,茯苓12g,生姜15g,苏叶6g

所以,楼主自己算的药量都是偏大的,尤其是半夏一升,如果是130g的话,估计能放倒两头牛了2012-12-15
古代中医讲究一剂知,再剂止,所以用量大。现在的中医辩证不准确,随便用那么大的量风险非常大,一旦辩证准确了,用汉代的药量没有问题,尤其是伤寒论里面的原方配伍经过千百年的测试,加之现在的种植药材,药力远远小于野生的药材。

比如,这个方子里面的生姜绝对不能减掉,否则就会中半夏毒。然而,现在的半夏多数为姜制半夏,也没有问题。2012-12-15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3 00:31: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专门用于治疗喉咙有异物感的症状。其配方包括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按照古法,将七升水煮至四升,然后分四次温服,每日三次,夜间一次。对于楼主对中医的兴趣,表示赞赏。需要注意的是,《金匮要略》的作者张仲景生活在汉代,当时的度量衡...

  • 首先,半夏厚朴汤为理气剂,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它主治梅核气,症状包括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等,同时还可缓解胸膈满闷、咳嗽、呕吐等症状。在临床医学中,该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及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的疾病。其配方包括半夏、厚...

  • 半夏厚朴汤材料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15g,苏叶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煎服。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临床使用1、若气郁...

  • 半夏厚朴汤是一款传统的中药方剂,其配方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和苏叶精心组合而成。在用量方面,该方剂推荐半夏和茯苓各使用12克,厚朴使用9克,生姜使用15克,苏叶使用6克。这样的配比旨在平衡各药材的功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用法上,传统煮法要求以水七升煮取四升,然后分四次温服,即日...

  • 半夏厚朴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组成包括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20克、生姜25克以及苏叶10克。这些药材需用水煎煮,煎好的药液通常建议分四次服用,每日总量为一次的药量。具体来说,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厚朴能够行气消胀、化痰宽中;茯苓则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