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不伤阴的中药玄参,能解毒散结、滋阴降火,肿块结节都可使用

说到上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得清火啊。但是事实上,中医在面对上火时,首先要分辨清楚是是实火还是虚火,只有实火才可以清火,而虚火则需要滋阴来清热。而在滋阴清热药之中,玄参就是一味治疗阴虚火旺的常用药。

中药玄参来源于玄参科玄参属植物玄参,入药部位是它的根,李时珍释其名曰:“玄,黑色也”,陶弘景说“其茎似人参,故得参名”,所以别名又有墨参、黑参等。
我国的用药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对其药性和功效进行了记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玄参可以用于治疗温热病瘟毒热邪深入营血,导致体内瘟毒热盛而引发的皮下出血(紫癜);还可以治疗热邪致病伤害 后所导致的舌质深红、烦躁口渴、津液不足大便干燥,以及低烧、长期咳嗽、虚弱乏力;还可以治疗热盛阴虚导致的眼睛红肿、咽喉肿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皮肤脓肿等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传染性疾病白喉。

而玄参之所以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就是因为他一方面能够清热,凉血;另一方面它还能够滋阴降火。也就是说,它不单纯是一个可以苦寒清热的药物,还具有滋补 的作用,所以它用于清火,应用更为广泛。
当然,新鲜的玄参不利于保存,也不方便使用,所以要经过炮制才可以入药使用。
《中药大辞典》规定了玄参的炮制方法:祛除杂质后,切掉芦头,清洗干净,用清水润透,然后切片,晾干。也可以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后,再放到笼屉里蒸透,然后取出晾至6 7成干。然后再焖润至内外均呈黑色,切片,再晾干。
之所以将玄参切片前先进行蒸制,一方面可以缓和玄参的寒性,增加其滋润、滋阴的作用,避免伤脾胃;另一方面则是玄参含有大量黏性物质,蒸制后有利于切制。

1.清热凉血
玄参清热凉血,通常与生地黄一起使用,用于温热疾病导致的热邪入血,血热而引发皮下出血、神志昏迷等疾病,比如玄参地黄汤,就是治疗痘毒深入血分,所导致的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2.滋阴降火
玄参虽然药性苦寒,但同时还能够滋阴生津,不只是一种攻伐的药物。
所以使用玄参治疗疾病,可以达到滋阴清火的目的,清火不伤阴,有助于快速帮助身体恢复阴阳平衡。
玄参还可以用于阴液亏虚,大肠干燥而导致的大便干燥,比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收录的增液汤,由玄参、生地、麦冬所组成,用于肠道津伤导致的便秘,就像是河道干枯时,行舟困难,于是就采用上游水库放水、增加河道水流,继而帮助行舟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中医称之为“增水行舟法”。

3.解毒散结
古代中医在使用玄参的过程中,还发现玄参对于淋巴结肿大等中医称呼为“瘰疬”的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这种作用,中医总结为是解毒散结。
现在中医常用玄参与其他药物搭配,治疗乳癖、瘿瘤、瘰疬等结节、肿大性疾病,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第121页
#长江 健康 计划##慢病防治知识#
2022-07-29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50: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对特定的病症,玄参有以下几种应用方式:一是用于伤寒发热后的毒气不散,表里不和的情况,玄参与升麻、甘草配合使用,可以清热解毒,减轻烦躁和喉咙肿痛(《类证活人书》玄参升麻汤)。二是治疗赤脉贯瞳,玄参研成粉末,与猪肝一起烹调,每日食用(《济急仙方》)。三是清热解三焦积热,玄参、黄连、...

  • 解毒、利咽,玄参质润多液,它是咸寒之品,可以滋阴降火、解毒利咽。它可以和生地、丹皮等药材配合使用,可以清热凉血。和大生地、麦冬配合滋阴增液。和牛蒡子、板蓝根配合可以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

  • 2. 它能降火,对于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腔裤盗汗等情况有缓解作用。3. 玄参还能除烦解毒,用于治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等病症。4. 对于目赤、白喉、疮毒等问题,玄参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 玄参泡水饮用,能够滋阴、解毒、降火,适合毒素过多或火气较大的人群...

  • 1. 性味与归经:玄参的味道为苦、甘、咸,性寒。它归入肺、胃、肾三经。2. 功效:玄参具有清热、养阴、解毒的作用。3. 主治病症:- 温热病热入营血,表现为热盛伤阴,出现身体发热、口干舌燥、舌绛等症状。- 血热内盛所致的斑点,咽喉肿痛,以及因热病引起的烦躁和谵语。- 痈肿疮毒,瘰疬结核...

  • 玄参的性味归经为甘、苦、咸,微寒,主要作用于肺、胃、肾经。它的功效显著,能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适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等病症,以及热病伤阴、舌绛、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和痈肿疮毒等。用量方面,通常煎服10至15克,但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需慎用,因为...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