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脉和区分脉象?不同的脉象是怎么回事呢?

  你问的问题太大了,古人从秦汉时就开始研究脉象,一直到明清还在有人补充(这时已经很成熟了)。脉学涉及中医的方方面面,要把脉学学好必须有深厚的医学功底,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理论是这样,五脏六腑的气会在寸口有所表现,医生借以了解五脏的情况。这个过程必须结合“望闻问”而且在他们之后才“切”。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一些中医上来就摸脉,且他们只凭脉象就说出你的症状,业内人士是极其反感这种做法的,因为他可能在骗取你的信任,因为一些病是可以通过望诊加经验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的,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觉得他神秘的原因。当然这得排除一小部分人,就是那些阅历丰厚的中医,他们可能会为了节省时间直接脉诊。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因为脉会骗人的,这也是为什么把脉诊放到最后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对脉学真的感兴趣你得从基础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中医的核心思想辩证论治是必须要有的,如果只想知道个一知半解,看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吧,里面有二十七种脉象,是临床最常用的,讲解的也很到位。
  我大胆的揣测一下你的动机,是不是觉的很神秘才问。其实不然,他是有规律可循的,植根于中医的整个医学系统。这都要归功于我们的前辈!!!不要误解2011-09-09
我已经回答过。把这个问题打开“ 请问中医教学中,诊脉这一环节是如何进行教学... ”,你就应该知道了一些。2011-09-10
不同脉,不同证2011-09-08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57: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缓脉:一息四至或略少于四至,中等力度。缓脉多见于湿证、病后元气恢复等病证。缓脉的出现提示气血运行平稳,多为正常脉象。洪脉:脉形宽大,来盛去衰。洪脉多见于热盛病证。洪脉的出现与热邪旺盛有关。细脉:脉形细小如线,为气血不足的虚证。细脉的出现提示气血亏虚,血脉不充。大脉:脉形宽大,...

  • 此外,不同的疾病状态会导致脉象的强弱表现不同。在热证、实证的情况下,脉象往往会显得较为强烈;而在寒证、虚证中,脉象则可能显得相对虚弱。因此,通过对脉象的细致观察,中医师可以初步判断病人的病症性质,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线索。综上所述,通过脉搏力度的大小判断脉象是强还是弱,是一项复杂...

  • 另外,脉象的长短、有力无力也需综合考虑。长脉代表有余,短脉代表不足,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结合这些脉象,中医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例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可能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病人必然头晕,需补阴潜阳治疗。在实际操作中,中医师需要大量实践,通过比较不同病人的脉象,总结...

  • 细脉表现为脉象细小,常见于气血不足或阴虚。短脉则表现为脉象短小,常见于气滞或血瘀。弱脉表现为脉象弱小无力,常见于气血两虚。微脉则表现为脉象极细极软,常见于气阴两虚或亡阳之证。弦脉表现为脉象如弦状,常见于肝胆病或痰饮。这些脉象各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通过观察和辨别不同脉象的特点,中医师...

  • 中医把脉时会根据脉象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正常脉象应该是呼吸四次跳动四次,寸、关、尺三部位都有脉搏,脉象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的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脉搏表浅,主病表证,浮而有力为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