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区别

  五味子,是很受欢迎以及使用率很高的中药,药用价值极高,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那么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告诉你。
  
  1、植物形态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均为落叶木质藤本;幼枝红褐色;花单性,雌雄异株;小浆果球形,红色;种子肾形。从以下特征可区分两者,北五味子的幼叶背面被柔毛;雄蕊4~56枚,不形成肉质花托;药室外侧向开裂;花乳白色或淡粉色。而华中五味子叶两面无毛;雄蕊9~12枚,组成肉质花托;药室内侧向开裂;花橙黄色。

  2、地理分布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在中国分布基本以黄河流域为界,五味子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其中东北是五味子最集中地区。

  南五昧子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南,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南,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3、生药性状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黄棕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粉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

  4、生药组织构造

  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果实比较相似,而种子的种皮石细胞及种皮下石细胞的形状、大小有差异,藉以鉴别。

  北五味子种皮表皮细胞为一列石细胞,长方形径向延长,紧密整齐排列,长70μm,宽25~35μm,种皮表皮下细胞为5~6列石细胞。长圆形或棱形,长70~130μm,宽30~80μm,胞腔有多数纹孔,石细胞均强木化。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呈多角形,壁厚,纹孔不明显。

  南五味子种皮表皮石细胞为一列长方形,长50μm,宽20~30mμ,细胞壁外壁无突起种子表面不光滑;种皮表皮下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长50~120μm,宽50~60mμ,细胞壁较厚;壁孔及孔沟明显。

  5、化学成分的区别

  关于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多,分离得到40多个化合物。主要为木脂素,其中联苯环辛烯木脂素41个,2.3一二甲基一1.4一二芳基丁烷木脂素1个。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果实中分离到联苯环辛烯木脂素21个,4一芳基四氢萘木脂素1个,2.3一二甲基一1.4一二芳基丁烷木脂素3个,四氢呋喃木脂素3个及10个三萜。其中两个种均分离到的木脂素化合物9个,分别为epigomisin O,tigloyLGomisin P,angeloyl gomisin P,schisantherin A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B五味子酯乙、schisantherin D五味子酯戊、deoxyschizandrin五味子甲素、schisanhenol五味子酚和isoschzandrin。冷文全等用HPLC法对照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化学成分的特征峰、保留时间和峰数来鉴别二者。周英等通过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的含量,得出不同产地的五味子8种木脂素的含量很接近。峰形十分相似,而南五味子不同产地木脂素含量差别很大嘲。可见,地域对南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很大,质量控制及实现药材的道地性非常有必要。

  6、药理作用的区别

  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7种主要木脂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而五味子的有效成分醇甲还具有广泛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药的作用特点。从药理镇咳作用比较,证明南五味子确高于五味子口。
  北五味子的成分功效
  北五味子与人参相似,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类似人参、刺五加而性温和,能增强人体抗疲劳能力。

  北五味子果实含挥发油约3%,含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和单糖类。种子含脂肪油33%,挥发油1.6%,五味子素,五味子醇,Vc、Ve等、北五味子有效成分为木脂素,木脂素包括各类五味子素及各类木脂素化合物。果皮及种皮含木脂素5%,根茎皮含4.88-12.4%,茎皮内含5.6-9.9%,并以6-7月份开花期含量最高,因此茎皮与果实具有同等有效成分,具有同样多种用途。

  北五味子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市场潜力大,价值高。林区、山区利用林间空地,林缘河流两岸大量空地栽培北五味子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产业,可卖鲜果,可晾干贮存,可发展深加工,对于山区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五味子果实中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占17.7%,无无机元素按含量顺序为钾、钙、镁、铁、锰、锌、铜。

  北五味子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少量的酒石酸、琥珀酸和草酸;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Ca、K、P、N、Mg等;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21.6mg/l 是苹果酸的3倍,此外含有脂肪酸,少量的白藜芦醇。木脂素是北五味子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北五味子中木脂素有150多种,主要为五味子素以及类似物质γ—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等.

  北五味子对人体具有益气、滋肾、敛肺、涩精、生津、止渴、益智、安神等功效,是生产健脑安神、调节神经药品及保健品的首选常用中药材。北五味子除药用外,还可加工果酒和果汁饮料。东北三省是北五味子的主产区,现野生资源的年产量为500~700 吨,而国内中药材市场、制药企业、酿酒加工企业和对外出口年需求量为3 000~3 500 吨,在加强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开展大面积人工栽培是解决原料短缺的根本途径。在实际生产中,掌握北五味子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实施科学、合理技术措施的重要基础,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2022-11-07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5:44: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性状差异:北五味子果实形状不规则,直径在5至8毫米之间,表面呈现红色、紫红色或暗紫红色,有皱缩现象,常多个粘连在一起。其果皮肉质柔软,内含1至2粒肾形的种子。种皮坚硬而脆,剥去后可见到淡棕色的种仁,胚乳油质,胚小,不明显。优质北五味子色泽红润、粒大、肉厚,有油性和光泽。2. 形状...

  • 1. 五味子分为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两者在功效上存在一些差异。2.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的生长地域不同。南五味子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而北五味子则产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3. 从形态上来看,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也有所区别。北五味子的幼叶背面被柔毛,雄蕊4~5...

  • 2. 五味子的种类划分为南北两种,北方种类称为北五味子,南方种类称为南五味子,它们均属于木兰科植物,但不同种。3.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五味子的南北差异做了说明,指出南五味子通常呈红色,而北五味子则呈黑色。在药用上,北五味子更为常见。4. 自2000年版《中国药典》起,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被明...

  • 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是两种不同的草药,它们在形态、分布、性状以及功效上都存在差异。首先,从形态上区分,北五味子的幼叶背面有柔毛,雄蕊通常为4至5枚,不形成肉质花托,药室外侧开裂,花色为乳白或淡粉。而南五味子的叶两面无毛,雄蕊数量为9至12枚,组成肉质花托,药室内侧开裂,花色为橙黄。其次,...

  •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是中医药中常见的两种药材,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功效和应用。以下是对它们的主要区别的详细解析:1. 益气生津:-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均被认为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口干舌燥等不适。它们能够帮助补充体内的气血,对于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