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之刺灸指导:针刺拔罐治肩部疼痛

治法
  太阴经证: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前、阿是穴。

  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外侧肩髃肩髎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处痛,外展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臂臑、肩髃、阿是穴。

  太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井、肩贞、天宗、阿是穴。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伏坐位,曲肘关节于桌上,充分暴露肩部疼痛部位,选用1.5寸毫针,施以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取针后用中号火罐在大椎、肩髃及循经取穴位处拔火罐,留罐10~2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夏季有寒邪,易袭阳位,寒性收引,寒性凝滞,致经脉和经筋的气血阻滞,故肩部有拘紧感,疼痛酸胀。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归于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能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作用。阳明经多气多血,《类经图翼》指出肩髃为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针灸甲乙经》指出肩髃主治肩中热,指、臂痛。本病属筋经病变,以临近和局部穴位取穴,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加强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有较好的舒筋活血止疼之效。故针刺拔罐取大椎、肩髃及循经穴位,能疏通手三阳经之经气,促进气血的运行,疏散风寒于体表,缓解肩部疼痛。2023-02-21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6:52: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根据叩刺面积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玻璃火罐,采用闪火法吸附于叩刺部位,以吸出数毫升至十几毫升的出血量。起罐后,用纱布擦拭污血,接着通过按压法找到耳部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血液并拭去。治疗每天进行一次,耳部穴位左右交替。中医理论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加...

  • 拔罐与艾灸是中医中常见的两种疗法,它们通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拔罐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或患处,使周围的风寒湿邪聚集,并促使皮肤毛孔张开。随后,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更好地排除体内的邪气。对于上火的人群,可以先进行艾灸以清热解毒,然后再进行拔罐,以进一步调节体内的热气。拔罐的作用...

  • 放血拔罐是针灸较常用的疗法,需选择穴位,常用的穴位是背俞穴,位于膀胱经。患者取俯卧位,膀胱经在后背上,膀胱经的第一侧线有较多背俞穴,应用较多的是五腧穴,其中肺俞、膈俞是常用的两个放血拔罐穴位。选好穴位后进行局部消毒,以前用三棱针,现在用采血针较多,在局部轻刺、快刺,通常5-7下左右...

  • 艾灸疗法是针灸的另一重要手段,包括使用艾条、艾炷等进行热敏治疗。艾灸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驱寒除湿。其中,直接灸、隔物灸、悬灸等不同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和治疗需求。三、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也是针灸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在罐内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从而达到...

  • 针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针刺法 针刺法是利用特制的金属针,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针灸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二、艾灸法 艾灸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在穴位上进行熏烤,以达到温通经络、驱寒邪、调气血的效果。艾灸法对于治疗一些寒性...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