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穴位按摩养生效果好?

中医中认为人体有许多的穴位,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能够刺激不同的穴位,达到养生或者治病的效果,通过按摩一些穴位能有很好的养生作用,而且按摩不同穴位的功效会有所不同,那么哪些穴位按摩养生效果好?适合按摩养生穴位有哪些?1、适合按摩养生的穴位1、解腰背酸痛穴:委中委中穴位于膝内窝_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2、清热止痛穴:合谷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3、养胃穴:中脘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4、补肾固元穴:关元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5、养护心脏穴:内关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6、舒筋活络穴:阳陵泉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7、“全能”穴:足三里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8、滋阴养颜穴:三阴交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9、安神健体穴:涌泉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天气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涌泉穴。2、提高按摩功效需注意(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 确。(3)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4)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3、面部按摩的手法(1)推搓手法单手或者是双手着力于局部,用轻柔手法做单向的移动或者是前后的移动,让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推挤,有利于刺激该处并且促进新陈代谢。(2)抚摩手法在大片皮肤面上使用手掌,在小片皮肤面上使用手指端进行轻轻地环形而有节奏地抚摩,来回缓缓移动,不宜用力过大,常用于前额、面部、头皮的按摩。(3)揉按手法用手指指腹稍微用力作用于面部一定的部位,带动改处皮下组织进行小幅度的旋转和局部的按压,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4)叩拍手法叩拍手法包括轻敲、掌击、掌劈等手法。轻敲为手指尖向下快速连续敲击皮肤;掌击为用整个手掌拍打皮肤;掌劈为用手侧交替连贯击打皮肤。这个手法动作能够帮助舒筋脉、活气血,解除肌肉痉挛、疲劳。(5)抓捏手法五指分开,满把挤捏某个部位为抓;用拇指、食指、中指挤捏肌肉等软组织为捏。手法灵巧、力度适中,沿着面部轮廓走向进行能够帮助恢复肌肉弹性,调节神经,开窍提神。2023-06-12
mcxzy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0:04: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腋窝是另一个常被忽视的养生部位。其实,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极泉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对于预防或减轻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以及肩周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腋窝处的淋巴组织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每天早晚各按摩3分钟腋窝即可。

  • 太溪穴是中医足疗的重要穴位之一,主要功效在于补肾。该穴位位于足内侧,处于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作为肾经的原穴,每日仅需20分钟左右的按摩时间,即可显著提升生命活力,使气血更加活跃,让人整体感觉轻松愉悦。另一不得不提的穴位是照海穴,它主要用于缓解咽喉干燥等症状。照海穴同样位于足...

  • 1、按摩养生的穴位(1)合谷穴合谷穴又叫虎口,按摩这个穴位有止痛的效果,尤其是头痛的时候,按摩这个穴位效果非常好,当然如果你有发烧或是上火、牙疼、嗓子疼什么的也可以按按这个穴位,效果也挺好,可以说是身体自带的止痛药。五指并起来,虎口肌肉最高的地方就是这个穴位了。按摩方法:按住这个穴位,感...

  • 1. 治休克掐压人中穴: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等情况下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2. 止鼻血捏脚后跟:鼻子...

  • 小腹是中医里非常重要的部位,肚脐更是人体精气所在,周围穴位如中脘、关元、气海等,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调整人体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建议在清晨和睡前轻柔按摩小腹,长期坚持可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热敷小腹也是不错的选择,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1~2...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