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

平常一般女性在月经来了以后都是异常的娇弱,此时的女性十分需要人呵护。那么月经不调更是让女性难忍且苦恼。现在基本都是吃西药治标不治本,中药就成为了另外一种可靠的选择。中药虽然效果见效慢但是能从根本解决。那么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清肝调经汤
处方:勾藤12克,炒山栀9克,炒丹皮10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6克(包煎),炒川续断12克,茯苓10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
功效:本方有清肝解郁、化淤调经的作用。主要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血块多等病证。本方须在行经期服用。
本方是由丹栀逍遥散合加味失笑散组成。丹栀逍遥散是滑肝解郁的名方,为治疗月经提前的主方。加味失笑散是化淤止血名方,为治疗月经过多的主方。两方合用,稍作加减,故能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等病证。其中加入川续断,有一定深意,川续断有补肾助阳、活血调经的作用;月经提前,经量过多者,多与肾虚有关,故加入川续断补肾调经。
益肾通经汤
处方:柏子仁10克,丹参、熟地各12克,川续断15克,泽芝叶、川牛膝、炒当归、赤白芍各10克,茺蔚子、生茜草各15克,炙鳖甲9克,红花6克。
本方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经的作用。主要治疗闭经、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等病证。
本方是由柏子仁丸合泽芝叶汤所组成。全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宁心安神,即安定心神,方中所用柏子仁、丹参或可加入合欢皮,安定心神,使心气下降,子宫开放,排出月经。第二,补肾养血,提高肾阴阳,以使血海盈满,从而奠定月经来潮的物质水平。第三,通畅子宫气血,引经血以下行,促月经来潮。本方不仅有调经的作用,而且通过补肾宁心,提高 的水平,有助于卵子的发育。由于辅以活血调经,促动阴阳的转化,排子,所以还有促排卵的作用。
清肝调经汤
处方:勾藤12克,炒山栀9克,炒丹皮10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6克(包煎),炒川续断12克,茯苓10克,炒柴胡5克,益母草15克。
功效:本方有清肝解郁、化淤调经的作用。主要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血块多等病证。本方须在行经期服用。
本方是由丹栀逍遥散合加味失笑散组成。丹栀逍遥散是滑肝解郁的名方,为治疗月经提前的主方。加味失笑散是化淤止血名方,为治疗月经过多的主方。两方合用,稍作加减,故能治疗月经提前、经量过多等病证。其中加入川续断,有一定深意,川续断有补肾助阳、活血调经的作用;月经提前,经量过多者,多与肾虚有关,故加入川续断补肾调经。
益肾通经汤
处方:柏子仁10克,丹参、熟地各12克,川续断15克,泽芝叶、川牛膝、炒当归、赤白芍各10克,茺蔚子、生茜草各15克,炙鳖甲9克,红花6克。
本方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经的作用。主要治疗闭经、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等病证。
本方是由柏子仁丸合泽芝叶汤所组成。全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宁心安神,即安定心神,方中所用柏子仁、丹参或可加入合欢皮,安定心神,使心气下降,子宫开放,排出月经。第二,补肾养血,提高肾阴阳,以使血海盈满,从而奠定月经来潮的物质水平。第三,通畅子宫气血,引经血以下行,促月经来潮。本方不仅有调经的作用,而且通过补肾宁心,提高 的水平,有助于卵子的发育。由于辅以活血调经,促动阴阳的转化,排出卵子,所以还有促排卵的作用。
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制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
用法: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药流后闭经怎么办药流后,少数人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由于精神紧张或劳累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所以药流后要注意调整作息,合理饮食以及保持乐观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恢复。人流后,可以每天清晨测基础体温一个周期以进一步证实是否排卵正常,一般药流后30-40天来月经。
如果药物流产后没有正常来月经,除了去医院检查外,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护理: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药物流产后子宫需要一个月左右复原。因此要注意增加营养,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受伤器官的早日修复。药流后,应多吃些鱼类、肉类、蛋类、豆类制品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以加快身体的康复。
2、保持外阴清洁卫生,禁止同房。药流后子宫口还没有闭合,子宫内膜也有一个修复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要特别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术后半月内不要盆浴,以免不洁水进入 ,导致细菌侵袭,引起感染。
3、观察出血情况,严防病情加重。药流后 流血超过一周以上,以及伴有下腹痛、发热、白带混浊有臭味等症状,就应及时到医院复查诊治。
2022-09-27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43: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通过调经方法,包括理气、扶脾、补肾等。理气在于通调气机,开郁行气,避免使用香燥之药以防耗气伤血。中医强调调经疏肝为先,若不先理气,则非其治也。扶脾在于益气血之源,以健脾升阳为主。张景岳指出,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中医将月经不调分为血热型、肝郁化热...

  • 1. 中医调节月经不调可以通过食用丁香、紫珠、坤草、鸡血藤、千金拔、麦冬、阿胶、乌蛇、制首乌、太子参、青阳参、铁胆粉、紫河车、白鱼膘、怀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红花、桃仁、紫云英、仙灵脾、肉苁蓉、败酱草、菟丝子、路路通、生薏仁、红藤、熟地、三棱等中药进行调理。2. 中成药也可以用于治...

  • 对于月经不调属血寒型的患者,症状包括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等,且疼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建议温经祛寒,可服用女青春、十二温经丸等药物进行调理。以上是中医针对月经不调提供的几种调理方法,通过合理的药物调理和日常调养,可以帮助女性摆脱月经不调的困扰。同时,也提醒...

  • 女性月经不调的中医调理方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汤剂、中医辨证治疗以及按摩相关穴位。一、服用中药汤剂 益肾通经汤:此方具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闭经、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等病证。主要由柏子仁、丹参、熟地等药物组成,通过宁心安神、补肾养血、通畅子宫气血等方面来调理月经。清肝调经汤:此方有...

  • 除了药物治疗外,女性朋友们还应重视个人生活习惯的调节。如果有痛经现象,不建议使用止疼药物,而是可以选择饮用红糖生姜水。同时,注意休息和消除不良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饮食上要避免贪凉,以免加重月经不调的症状。总之,中医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在用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