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中药降压

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平肝降压、清热利尿。2.稀莶草:味苦性寒,祛风通络、清热降压。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散结、化痰、降压。4.钩藤:味甘性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5.杜仲:性味甘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低血脂及血压功,防止血管硬化。7.石决明:味咸性寒,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8.茺蔚子:味甘性微寒,活血调经、凉肝明目、降压。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10.地龙:即蚯蚓,味咸性寒,降压。11.葛根:味甘辛性凉,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降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13.黄芩:味苦寒,使血压降低,改善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14.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积,活血降压。15.淫羊霍:味辛甘,性温,补肾壮阳,祛风湿,降压。16.吴茱萸:味辛苦、性热,疏肝下气,散寒止痛。17.梧桐叶:味辛苦性凉,祛风湿、降压。18.丹参: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葛根解肌、升阳、生津,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及心、脑血液供应等作用19.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地黄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生理活性。20.三七:活血散瘀,对心脑血管起明显内皮素拮抗剂作用,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供,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耗和提高心肌供氧利用率作用。21.昆布:具有补钾排纳功效,降压作用温和,降压效果确实可靠。将众原料相伍,可共奏滋阴益肾、镇肝息风、稳血压、通血管防并发之功。22.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 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 头痛牙疼 等功能,乃祛瘟解热之良药。”在中国人们早就用天然石膏制成枕头,唐朝薛逢有诗《石膏枕》“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瑶。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寒,用石膏磨制而成的石膏降压枕,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2016-05-10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15: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肝泻火、疏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常用于高血压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状,可泡服或煎服。钩藤性甘微寒,清热平肝,对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目赤、头胀等症状疗效显著。它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可与夏枯草、菊花等配伍应用。天麻性甘平,平肝熄火,适用于肝阳...

  • 黄苓:味苦寒,无论是煎剂、浸剂,均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常与菊花、钩藤等配伍治疗神经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可使血压降低,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化积,活血降压,有人曾用山楂糖浆(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0.65克)日服3次,每次20毫升,1个月...

  • 罗布麻 罗布麻是降血压效果显著的中药,适合多数高血压患者调理身体。它含有多种有效物质,如儿茶素、芸香苷和钾元素,这些成分能有效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和失眠等症状。黄芩 黄芩富含黄芩苷,能抑制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尤其适合高血压人群服用,与野菊花搭配使用效果更...

  • 纯中药降压药可以应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罗布麻:有强心的作用,罗布麻叶提取物能镇静、抗惊厥、辅助利尿、降低血脂,有调节免疫力的功能。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适当服用罗布麻,能起到降压作用,含有罗布麻的药物有罗布麻降压片等。2、钩藤:功效是清热平肝、息风止痉,适用于肝火偏旺所导致的头晕、头痛...

  • 中药降压药中,以下几种较为常用且效果较好:决明子: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血压和降胆固醇。适用:对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生槐花:功效: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适用:临床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葛根:功效:降压效果不明显,但葛根降压片降压效果显著。适用: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