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穴的名称释义

肓之原穴。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下言穴,气泽穴,膊胦穴,季胦穴。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1)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循腹正中线而行。(3)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腹部为丹田,故名。(4)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脂类物质。下肓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随水气的胀散而输向人体各部。(5)下言。下,下部也。言,肺之声也。下言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性水气。(6)膊胦。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尘埃。(7)季胦。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脉的强劲之气由此亦会输向气血较少季肋部位。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循任脉上传阴交穴。生发阳气。

2016-05-11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09: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海穴名称释义多样,包括气海、脖胦、丹田、下肓、下言、气泽、膊胦、季胦等。气海穴的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循腹正中线而行。气海穴与多种穴位配伍使用,如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配关元穴...

  • 气海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

  • 气海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

  • 就其穴性而言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的穴.经穴释义汇解说"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行气和血,通血止风之功.另外它是脾经的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主肌肉四肢.(虽然不是五输穴原络穴等).它对消化不良,和经常性不明原因的出血.脾胃不和造成的口腔异味.都有帮助....

  • 中文名:膻中 别名: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 隶属经络:任脉 功能: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 出处:《灵枢·经脉》 ~~~ 01、名称释义 膻指空腔,中指中央。因穴在玉堂之下的胸腔中部,适当两乳中间,且因膻中为心之外周,代心布令,居于胸膜之中,因名膻中。 02、治法 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