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秘方]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治胃炎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归尾、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及赤芍组成,功效补气、活血、祛痰,主治中风后遗症之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取其益气活血之意,临床用于萎缩性胃炎,效果颇为满意。

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证型复杂,病程较长。一中年男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8年余,疼痛为针刺样,进食后尤甚,痛掣两胁,纳呆便干。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舌暗红边有小瘀斑,苔薄少津,脉沉涩。证属气血失调,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胃络受阻,胃失濡养。治拟益气活血通络,佐养阴和胃,补阳还五汤化裁:黄芪50克,太子参15克,归尾、桃仁、赤芍、白芍、泽兰、麦冬、郁金、山楂各10克,每日1剂。服药10剂时,疼痛大减,纳食增加,二便自调。随证加减治疗半年,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复查胃镜仅余浅表性胃窦炎。病理示肠化生消失。2023-02-07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6:50: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方解中强调,中风半身不遂由气虚血瘀所致。治宜补气活血,气虚属脾,故用黄芪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地龙活血通经络,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笔者根据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难治之症,常获良效。此方是体现王清任所...

  • 补阳还五汤是一剂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几味药材组成:生黄芪 - 30克,具有补气之力,气旺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 当归尾 - 9克,配合川芎(12克)和桃仁(9克),它们都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 赤芍 - 12克,与红花(9克)一同,有助于消散淤血,减轻疼痛。

  • 补阳还五汤是一种针对下肢血管闭塞的中药方剂,其组成包括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和红花。该方剂的功效在于益气活血、通络止痛。该方剂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这类患者常常出现下肢麻木、冰冷和疼痛等症状。通过服用补阳还五汤,患者能够感受到症状的明显缓解。具体的用法是将药材...

  • 1. 方源:补阳还五汤源自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2. 组成:本方含黄芪生,四两[125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5g];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煎服法为水煎。3. 功效与主治: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效,主要用于治疗...

  • 蛋白尿患者吴某,30岁女性,慢性肾炎伴有水肿和蛋白尿。通过补阳还五汤加减,调整为补气活血、益精利水的方剂,如黄芪、丹参等,一个月后水肿消退,蛋白尿和管型恢复正常,后续巩固治疗以金匮肾气丸固本。眩晕与颈椎病相关的沈某,75岁男性,因颈椎病变引发眩晕。治疗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天麻等药,以改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