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和桂枝汤分别治疗什么病症?

《伤寒论》:麻黄汤【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伤寒论》:桂枝汤【别名】阳旦汤(《伤寒论》)。

【处方】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 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注意】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表实无汗,表寒里热,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者,均忌用。

【备注】本方证属腠理不固,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治宜辛温解肌,调和营卫。方中桂枝散寒解肌为君;芍药敛阴和营为臣;生姜助桂枝解肌祛邪,大枣助芍药和里营,并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功。

【摘录】《伤寒论》

麻黄汤和桂枝汤相同点都是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剂。
不同点是:麻黄汤重在解表散寒,发汗为主。以无汗为特点。而桂枝汤重在调和营卫,解表散寒。以有汗或多汗为特征。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20-03-2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4:40: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麻黄汤依据中医教科书《方剂学》记载,其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症状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相比之下,桂枝汤则适用于表虚证,其特点是出汗与否作为表实表虚的区别标志。林忆指出,根据张仲景的论述,太阳中风伴有自汗应使用桂枝,伤寒伴有无汗则应使用麻...

  • 麻黄汤与桂枝汤,同属解表方剂,在治疗外感风寒证方面各有侧重。麻黄汤针对表实证,而桂枝汤则针对表虚证。从病机特点来看,麻黄汤证强调外邪侵犯人体,治疗重点在于祛邪;而桂枝汤证则不仅考虑外邪侵犯体表,还关注体表失去平衡、营卫不和的情况,治疗需兼顾祛邪与调正。在临床表现上,麻黄汤证表现为恶...

  • 1. 寒性感冒 单纯性寒性感冒,可分为感寒邪或感风邪两种情况。对应的证候为寒邪犯肺证和风邪犯肺证,根据六经辨证,分别为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治疗方案为麻黄汤和桂枝汤。麻黄汤(麻黄、桂枝、北杏、炙甘草)适用于寒邪犯肺证;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适用于风邪犯肺证。由于...

  • 1、麻黄桂枝汤可以有效的治疗内湿引起的风寒,或者四肢关节出现疼痛的现象。而且,麻黄汤还可以有效的消除身上的水肿症状,在春季干燥的季节可以很好的起到润燥功效;2、桂枝汤可以治疗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用于感冒,流行...

  • 一个是治疗风寒表实证的,一个是治疗风寒表虚证的。一个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一个具有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的作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