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痢的中成药简介

白痢为病证名。痢疾类型之一。古称白滞痢。因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故名。有属寒属热之分。《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可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由寒湿凝滞,脾阳受伤所致者,治宜温中化湿。可选用当归散、除湿汤、十补汤等方。本证可见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等病。《证治要诀》治冷痢下如胨胶,或如鼻涕,先服除湿汤加木香,吞感应丸,继进理中汤。《张氏医通》卷七治积久冷痢,少腹酸痛,结滞不爽,用千金温脾汤去甘草加桂心倍香附、人参。寒痢治宜理中汤加诃子、肉豆蔻、木香、砂仁等。《医学入门》治寒痢色白稀溏,肠鸣下坠不甚,用不换金正气散加乌梅、陈皮;肢冷便清,用姜附汤、理中汤,日久用黄连补肠汤。若症见痢下白色,黏胨多脓,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者,属湿热为患。《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张氏医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胃苓汤加木香、砂仁。”也可用香连丸、黄芩丸等。湿热痢治宜清热燥湿,调气行血。可用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等方。若恶寒头痛、身热有表邪者,荆防败毒汤解表;身热甚,用葛根芩连汤。湿火伤于气分,黄连枳壳汤;湿热伤于血分,河间黄连汤。气滞食滞偏重,腹痛,里急后重明显,用枳实导滞丸等方。地锦草、马齿苋、白槿花、一见喜、大蒜等药亦均可服用。

详见百科词条:白痢 [ 最后修订于2016/1/6 13:30:42 共63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01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5:04: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成药驻车丸的主要成分为黄连、炮姜、当归、阿胶[1]。具有滋阴,止痢的功效。用于久痢伤阴,赤痢腹痛,里急后重,休息痢。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驻车丸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驻车丸的药典标准。 4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方之驻车丸 4.1 组成 黄连六两,干姜二两...

  • 1、助消化药:助消化药有健胃消食片、胡椒、白酒等,助消化的药物对于减缓鸡胀气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健胃消食片是中成药,药效最佳。2、制霉菌素:制霉菌素给鸡饲喂5天即可,这可以治疗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胀气。3、强力霉素:强力霉素可以加入饮水中饲喂给鸡,连喂3-5天即可。这主要是针对雏鸡白痢导致的...

  • 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可用于缓解吐泻等症状,对脾胃有很好的安抚作用。《珍珠囊》记载神曲有“养胃气,治赤白痢”的作用,因此在饮食过度、泻下不畅等症状出现时,可适当服用神曲进行调理。孕妇及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神曲。单次服用神曲的剂量最多为15g,需严格控制剂量,遵循医嘱安全用药。

  • 槲皮散 拼音:húpísǎn《圣济总录》卷一四七:槲皮散:处方:槲木北阴白皮4两,桃根白皮4两(细锉),猬皮...更多用到中药槲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槲皮的中成药 肝苏颗粒 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山楂精降脂片 定...

  • 瓜蒌皮:清肺化痰,宽胸利气实用中草药大全353页记载目前已开出瓜蒌皮针剂、瓜蒌皮中成药系列。瓜蒌根天花粉:降血脂、防动脉硬化、促进细胞生长、防治贫血、抗辐射,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实用科技2003年第10期页。天花粉针剂临床应用中对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的引产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瓜蒌籽:其味润...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