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蜀葵根的功效与作用

蜀葵根 (《本草拾遗》)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根,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 【化学成分】根含大量粘质;一年生根的粘质含戊糖7.78%,戊聚糖6.86%,甲基戊聚糖10.59%,糖醛酸20.04%。 同属植物药蜀葵根含粘液约30%。同科植物黄蜀葵根含粘质约16%,大部分为阿聚糖、半乳聚糖和鼠李聚糖等所组成。 【药理作用】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 *** 的作用。 【性味】①《本草拾遗》:"甘,寒,无毒。" ②《本草述》:"气味甘,微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利尿排脓。治淋病,白带,尿血,吐血,血崩,肠痈,疮肿。 ①《本草拾遗》:"根及茎,并主客热,利小便,散脓血恶汁。" ②《本草衍义》:"取红单叶者,治带下,排脓血恶物。" 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白带。" ④《本草推陈》:"治丹毒,火疮,烧伤,水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小便淋沥:葵花根一撮。洗净,锉碎,用水煎五、七沸服。(《卫生宝鉴》葵花散) ②治血崩、吐血:棋盘花根二两。煨甜酒吃。 ③治白带增多:棋盘花根一两。炖猪肉吃或煨水服。 ④治大便不通:棋盘花根、冬苋菜各一两。煨水服。(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⑤治肠痈:蜀葵根一钱,大黄一钱。水煎服。(《经验良方》蜀葵汤) ⑥治内痈有败血,腥臭殊甚,脐腹冷痛,用此排脓下血: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乳白芍药各五钱。为末,黄蜡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二十丸,待脓血出尽,服十宣散补之。(《坦仙皆效方》怀忠丹) ⑦治诸疮肿痛不可忍者:葵花根,去黑皮捣,若稠,点井花水少许,若不稠,不须用水,以纸花如膏贴之。(《济生拔萃》)
提醒您:蜀葵根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07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52: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清热利湿 蜀葵根是一种性寒味苦而咸的中药材,它能入膀胱经和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经常出现的湿热痢疾和淋症以及小便淋沥不尽等症都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把它切碎以后加清水煎煮后服用。2、凉血止血 蜀葵根是一种能凉血止血的中药材,它能缓解人体出现的血热,对人...

  • 蜀葵在现代医药中的功能及分类:蜀葵根(甘,寒):清热凉血,具有利尿排脓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尿血、吐血、血崩、带下病以及肠痈;外用时可用于疮肿和丹毒的治疗。茎叶(蜀葵苗,甘,微寒):对热毒下痢、淋证和金疮、火疮有治疗作用。蜀葵花(甘,寒):活血润燥,能通利二便,适用于痢疾、吐...

  • 根部:蜀葵的根可以作为润滑物,具有保护胃、缓和刺激的作用。全草: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花朵:蜀葵的花可以作为药物使用,具有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等功效,能治疗大小便不利、梅核气等症,还能解河豚毒。食用价值:嫩叶及花:蜀葵的嫩叶及花可以食用,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观赏价值:...

  • 《本草拾遗》中提到,蜀葵根的根和茎都具有清热利尿、散脓血恶汁的功效。 《本草衍义》推荐使用单叶蜀葵根来治疗带下和排脓血恶物。 《分类草药性》记载蜀葵根适用于红崩、吐血和白带的治疗。 《本草推陈》还指出蜀葵根对丹毒、火疮、烧伤和水肿等有辅助疗效。在使用上,蜀葵根通常用于煎汤,剂量...

  • 大便不通时,可以将棋盘花根和冬苋菜各一两,一起煨水,制成的汤剂有助于缓解便秘。以上方法源自《贵州草药》。对于肠痈,蜀葵根与大黄各一钱的组合,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水煎后服用,见于《经验良方》中的蜀葵汤方。更深层次的内痈问题,如伴有败血、腥臭和脐腹冷痛,可选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