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采收后怎样加工皮类药材?

一般采收后按规格趁鲜修切成一定大小的块或片,然后直接晒干。但有些药材采后要立即刮去栓皮再晒干,如黄柏、丹皮等。还有些药材要经烫处理,如肉桂、厚朴、杜仲等应先放进沸水中稍烫后,取出叠放,让其“发汗”,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状、双卷筒状,最后晒干或烘干。
2019-06-28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0:12: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切块晒干即可。杜仲皮约经一周内皮呈暗紫褐色时取出晒干,刮去表面粗皮,修切整齐即可。 一般生长10年以上的树可亩产干皮100~200千克,年限越长,产量越高(如采叶入药,可在落叶前采摘,去掉叶柄晒干即可。杜仲皮的大小、厚薄、质量不一,打包时要分等包装。国家中药材收购的现行标准是以宽度和厚度...

  • 1. 根、茎类药材加工:将药材如丹参、苍术、白芷等清洗干净,去除须根和杂质,按大小分类。新鲜时,可切片晾干,例如牛蒡、牛蒡和笋干。对于含水量高的天冬、百合,需用沸水烫处理,质地坚硬的高卢、葛根则需新鲜切片后干燥。2. 皮类药材加工:采收木本植物的皮类药材,如桂皮、玉兰皮,微热后发汗,刮...

  • 在采摘后的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剥皮。剥皮后,接下来的步骤是晾干柑皮。这一过程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水分,以便于陈皮的储存。在晾干之后,陈皮需要进行密封储藏,以保持其品质。陈皮的储存条件极为重要,通常建议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陈皮的保存期和品质有着直接...

  • 皮类药材采后应趁鲜切成片或块晒干。有些种类如丹皮、椿柏皮等应趁鲜刮去外层栓皮再干燥;肉桂、厚朴、杜仲等则应趁鲜用沸水略烫、加码叠放使其发汗,待内皮层变成紫褐色时蒸软刮去栓皮,切成丝、片或卷成筒进行干燥。全草类药材应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尤其是含芳香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如薄荷、...

  • - 含浆汁丰富和淀粉多的药材:采收后洗净,蒸制后切片晒干或烘干。例如:何首乌、生地、黄精等。- 特殊加工的药材:浙贝母擦破鳞茎外皮,加石灰吸水;白芍煮皮后“发汗”晾晒;元胡煮至内心黄色后晒干。3. 皮类药材:采集后切成适合配方大小的块片,晒干。有些需先去栓皮,如黄柏、椿树皮等。4. 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