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人的头部的穴位图

这个你可以到相关的中医药网站去查一下或者去买一本人体经络是用图册2011-12-29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2012-08-24
最好去买本经络挂图2012-08-23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11: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它属于督脉,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遭到打击可能会导致晕倒。2. 神庭穴位于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它属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被击中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和脑胀的症状。3.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的后方凹陷处。这是一个奇穴,遭到点...

  • 迎香穴 (鼻翼外旁5分,鼻唇沟内),清热解风的能手,轻轻按压,有微微胀感带来清新气息。水沟穴 (人中穴),急救神器,如遭遇惊风、中暑,它能迅速介入,发挥急救作用。睛明穴 (目内眦上方0.1寸),专为眼部健康护航,对目疾有显著保健效果。百会穴 (头顶正中),犹如阳气之巅,按压微胀,能振奋全身...

  • 水沟穴(人中穴),位于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紧急时刻,它能发挥救命的作用,按压时略感酸胀。睛明穴,目内眦上方0.1寸,专为眼部护理而设,呵护视力健康,按压时轻柔舒缓。攒竹穴,藏在眉头眶上切迹,头痛、眉骨痛时,它能提供缓解之道,按压时微感酸痛。百会穴,头顶正中的重要穴位,治疗健...

  • 百会穴: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主治升阳固脱、振奋阳气等,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风池穴: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主治祛风解表、清头明目等,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主...

  • 大迎穴: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增进脸部血液循环,消除双下巴。人迎穴:颈部前颈喉结外侧约3厘米处,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去除双下巴。瞳子穴:眼睛外侧1厘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除眼角皱纹。百会穴: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升阳固脱,振奋阳气,...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