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落叶缠绕藤本。根圆柱形。茎纤细,有略扭曲的纵条纹。叶互生,宽三 防己叶子角状卵形,长3.5-6.5厘米,宽5-7厘米,先端钝,具小突尖,基部截形或略呈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至粉白色,两面被短柔毛,掌状脉5条;叶柄盾状着生,长5-6厘米。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为头状聚伞花序,排列成总状,雄花萼片4,花瓣4,黄绿色,雄蕊4,花丝连合成柱状体,上部盘状,花药着生其上;雌花集成短缩的聚伞花序,萼片、花瓣与雄花同,心皮1,花柱3裂。核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5 ~15cm。直径1~5cm。 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防己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功能: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防己-植物性状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症。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成分: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汉防己碱、去甲基汉防己碱。 药理:有镇痛、解热、消炎、肌肉松弛、利尿、抗过敏性休克及降低血压的作用。2013-07-20
中药里的防己是什么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防己,一种传统中药,其修治通常采用去皮后酒洗晒干的方式。其性味归经独特,苦寒,据《本经》记载辛平,而《药性论》分别指出汉防己味苦有小毒,木防己则苦辛。《医学启源》则认为其气寒味大苦,入膀胱、脾、肾经,而在《本草通玄》中归太阳经,《本草新编》和《本草再新》则分别提到入肾和肝、...
防己是防己科、千金藤属草质藤本植物,别称汉防己、白木香、木防己等,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均有分布,根入药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下面来看一看防己是什么植物吧!一、物种论述 防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别称汉防己、白木香、木防己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
防己(《本经》)【异名】解离(《本经》),载君行(《本草蒙筌》),石解(《纲目》)。【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木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异叶马兜铃的根。【植物形态】粉防己,又名:石蟾蜍、山乌龟、汉防己、倒地拱、金丝吊鳖、白木香。多年生缠绕藤本。根圆柱状,有时呈块状,外皮淡棕色...
防己,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用治风湿痹证。本品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袪风除湿止痛,又能清热。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常与滑石、...
防己分为汉防己和木防己两种,木防己性偏宣通经络,善于祛风止痛;而汉防己性偏疏通水道,善于利水消肿。临床应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品种。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用于治疗皮水四肢肿,方中包括防己、茯苓、黄耆、桂枝、甘草等药材。宣痹汤(《温病条辨》)适用于湿热痹症,方剂中包含了防...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类型可以种植哪类的中草药? 13次阅读
-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 90次阅读
- 本草纲目 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书? 12次阅读
- 中草药:粉防己的功效与作用 17次阅读
- 胃部不适,开药了,能不吃中成药吗 12次阅读
- 调经的中药喝了还能配上调经中成药能吃吗 1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