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为什么编写《本草纲目》?

当时有很多医书有错误的地方,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编成了《本草纲目》。2016-11-17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生姜”和“薯蓣”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萎蕤”与“女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竟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41岁时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2016-11-17
媳妇吃饭吃饭大错特错GV呼呼不呼呼关于他从他吃辜负非常非常方法吃饭吃饭出发,的吃饭饭的,的,的,的非常非常的,的,肥肠粉vGVv非常非常非常发传单都擦 发发传单吃饭吃饭补补与他花城广场GV他观察观察吃饭吃饭v刚才长途车认错人v非常蹭饭吃TV有很多阅读。2019-04-01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0:52: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亲身试药,验证药性:为了辨明药性、药理,李时珍不惜以身试药,尝遍百草。他通过亲身尝试,验证了许多药材的功效,并将这些经验写入《本草纲目》。分类整理,完成巨著:李时珍打破了传统的药物分类法,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等共16部,系统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他历经27载寒暑,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

  • 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疾病,但医药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药物的真伪、药性的强弱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李时珍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编写《本草纲目》,系统地阐述各种药物的性质、功效和使用方法,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

  • 1.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目的之一,是汇集历史上中药学的宝贵知识,剔除其中谬误,以确保药物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造福人类。2. 此外,李时珍着手这项工作时,也是为了纠正当时医书中存在的错误。这些错误导致了许多无辜民众的死亡,他希望通过编撰《本草纲目》,让民众能够获得正确的药物知识,从而...

  • 李时珍花了27年,游遍大江南北,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一书。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所以他看不惯社会上假药冒充真药的现象。他在他的家乡蕲州、湖广、安徽,江苏、江西等地方外出采访。还去了太和山一些等盛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从小就接触到了医学,对医学也特别感兴趣,因为他爸就是...

  • 但是李时珍发现书里面对一些药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的记载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后人能有完善的医学著作进行参考和学习,于是李时珍决定要编写出《本草纲目》。但是光靠目前书本上仅有的药物知识是不行的,必须亲自去采集药物,每一种药物都弄清楚,之后详细分类记载。李时珍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寻找当地特产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