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一、容器的选择
  煎煮容器以砂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其次为不锈钢锅、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因为这些容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与所煎中药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忌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二、预处理
  第一步:“看” 。煎煮中药前首先要查看中药的质量,如发现有虫蛀、霉变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其次是查看有无需特殊处理的中药,如有应另置并按特殊方法处理。
  第二步:“泡” 。将拿回的'中药饮片加适量凉水浸泡20~30 min ,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冬季可用20℃-30℃的温水浸泡,但应注意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使某些药物变性。
  三、煎煮
  1、煎煮用水:现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药。
  2、加水量:经验加水量是超过药物表面3~5cm,或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浸过手背即可。煎药的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再加水重煎。
  3、煎煮用火: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具体应根据药物性能而定,如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而滋补药宜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4、煎煮方法: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四、特殊处理
  因药物性质不同,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处方上一般会加以标注,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先煎:就是延长煎煮中药的时间,使药物中难溶的成分被最大可能的煎出。一般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与浸泡过的其他中药合并煎煮。这些中药有:①动物的骨甲类如鳖甲、龟板等; ②矿物类如生石膏等; ③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先煎1-2h可大大降低毒性。
  2、后下:就是缩短煎煮中药的时间,减少因长时间煎煮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散失。常规操作是: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这些中药有:①气味芳香类中药如砂仁等;②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如钩藤、番泻叶等。
  3、包煎:就是将中药装入棉布袋或纱布袋中与其他群药共煎。这些中药有: ①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等,防止煎煮时煳锅底; ②富含绒毛的中药材如旋覆花、枇杷叶等,防止脱落的绒毛刺激咽喉。
  4、溶化:又名烊化,就是将胶类中药加入已煎好的药液或清水中加热溶化。目的是防止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煳锅底,如阿胶、鹿角胶等。另外,门诊开具的汤剂中的颗粒剂型药物亦应如此溶化入药液中服用。
  5、另煎:就是将贵重中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等用适宜的容器单独煎煮取汁后,药渣并入其他群药共煎,目的是减少群煎时其他药渣对贵重药材有效成分的吸附。
  五、服药方法
  一般宜温服,药房代煎的袋装汤剂在平时保存时宜冷藏,取出服用时亦应加热后温服。急性病宜空腹服,慢性病宜在两餐之间服用;实证宜饭前服,虚证宜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发汗药宜偏热服。
2022-06-16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2:09: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煎煮方法:正确的煎煮方法是先用冷水浸泡药物30~60分钟,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讲,解表药、清热要宜武火急煎,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益药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煎药时不要频频揭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

  • 先文后武:先用武火快速煮沸,然后调至文火,保持水微开状态。煎煮时间:滋补类药物:水开后维持半小时或更长时间。解表类药物:水开后维持1520分钟。及时过滤:操作:药煎好后应及时过滤,避免药液长时间在锅中留存。绞渣取汁:步骤:过滤后,可用纱布或绞汁机绞取药渣中的剩余药液,以充分利用药材。

  • 而“后下”药物,如清热解表药,含有挥发性成分或组织疏松的药材,不宜长时间煎煮,通常在其他药材快煎好时加入,再煎5-10分钟即可。对于“布包煎”的药材,含有粘性成分或粉末状药材,为防止糊锅或刺激咽喉,需用纱布包裹单独煎煮。而“烊化”药物应在煎好的汤药中溶解后服用。“冲服”药物则需用煎好...

  • (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25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即可;(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

  • 煎药壶熬中药最正确的方法如下:1、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不要用开水)至高出药面2~3厘米,浸泡1小时左右。如果处方中花、草类质轻松泡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适当再加水。2、火候。一般先用武火(急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