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虚假广告大盘点

虚假医疗广告横行,误导患者的情况多年来一直存在。在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些关于"神药"的信息,这些神药皆由专家担任"代言人",令人不禁要多看上一眼。
"几乎所有虚假广告都对广告中的机构和医疗人员进行夸张,比如该机构属于卫生部或哪个局,广告中出现的专家是政府津贴获得者,甚至还在国际上获过奖。"曾经的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麻颖这样说。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虚假广告也在"与时俱进",它们变种为 健康 讲座、 养生 节目……而所谓的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皆为演员扮演。

在众多的虚假医疗广告中,中医药类尤其泛滥,其中的坑群众避之不及。对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结了中医药类虚假广告的八大陷阱 ,提醒公众警惕:

虚假医疗广告喜欢把它的机构和医疗人员进行夸张夸大,骗取患者的信任。

尤其擅长治疗疑难病、多发病和老年病是其宣传的一个特点。

一般都说疗效确切,而且具有承诺保证,多少天治愈,无效退款等等。

多少天治愈,多少天可以不吃降糖药、降压药等等,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宣传医疗机构的时候,基本上是技术领先,方法独特,包括中医医疗技术的宣传,混以很多现代 科技 前沿的一些名词,比如纳米技术、基因、多靶点、量子,包括中医的双向调解,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等理念的陷阱。

为了应对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监管,采取一些新的花样,通过讲座、讲坛、新闻资讯、 健康 栏目等形式来发布这种虚假信息,规避检查。

比如说以解放军、武警的医疗机构名义发布广告,或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的专家、医生及患者的名义做形象证明。

在报纸刊物上广告做得很小、很不显眼,但是留下网址,然后网上配合,打开网址以后则是轰炸式的宣传,而且多以患者的名义、网友的名义对疗效进行肯定。

为何此类虚假的(中医药)广告能频频打动患者?首先,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要把握、理解中医理论和方法还有一定的难度;再者,中医药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在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也的确有着特殊的疗效,但很多有效的药方往往秘而不宣,所以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变得很容易。
当前正是中医药振兴的重要时机,广告作为文化与资源传播的媒介,关系着群众对中医药的支持与信任,虚假广告不仅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严重危害中医的声誉,扰乱其发展。中医事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配合,中医药治理体系亟需建设和完善。除了国家统一的整顿治理,我们作为普通群众,作为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不轻信忽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信息时代,虚假内容充斥,令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华柄数据平台,收录整理专业的中医中药信息,帮助识别广告商品的真面目,欢迎广大用户使用!

(华柄数据,是面向生物医药的大数据整合服务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为核心,总数据量约450亿条(其中45亿条提供在线搜索服务),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架构技术,整合关联了包括互联网和公开出版物上的大量中医药专业数据,并与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数据智能整合,让药物(材)的数据多层次、多维度全面呈现;强大的搜索引擎,可自动集成、智能识别,满足用户的多条件精准搜索;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中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全面的数据支撑。对中药现代化,新药研发(中成药、新药、组方)提供专业智能化数据信息服务。网站内容包括物种数据库、中药大数据网络、药物数据网络、方剂数据网络、中医古籍搜索、医学大脑(中医版)、中国民间单验方、公开数据、文献等。)
2022-06-11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7:16: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宁波象山倪氏堂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 该公司在其场所及平台上发布的“老倪膏药”广告含有未经审批的内容和未经证实的疗效保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对其作出了罚款80万元的处罚,并因涉嫌犯罪将案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二、杭州煋火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发布违法...

  • 10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报纸第二批的监测情况显示,共监测到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8条次,涉及河北、上海、江苏和陕西省4个省份,4份报纸被点名。其中,河北省有2份报纸共发布4条次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涉事的医疗机构为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以岭 健康 管理中心以及李大夫...

  • 当事人在其店堂、微信公众号、淘宝网店等场所、平台发布有关介绍“老倪膏药”(医疗器械)功能的广告,广告内容含有安全性断言或保证、说明治愈率等内容,且广告内容未经相关部门审批,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十六条、第二十八条规定。 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回应中表示,虚假医药广告事件中的“刘洪斌”不具有中医医师资格,未在中医医疗机构任职,也不是所宣称的“苗医传人”,相关中医药社会团体中也不存在广告中提到的“中华中医协会”。“刘洪斌”相关行为违反了《广告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

  • 李炽明,多领域头衔下的谎言编织者瘦身、前列腺疾病专家的名头下,李炽明推广的糖尿病疗法并非科学依据,他的虚假广告横行,揭露其背后的欺诈手段。王志金,改名大师与伪医药推销者擅长改名的他,曾推销安第斯玛咖和冠心病药物,同时又是多项中医药学会的委员,但这些头衔背后,却是对中医药学的亵渎和消费者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