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剂—桂枝汤

桂枝汤在《伤寒论》里是第一个方剂,《医宗金鉴》将它誉为“群方之祖”。在《汤液经法》称为小阳旦汤,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时也用于长期发热、恶寒症状而无其他明显异常者。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汤有强壮的作用,古人认为它有改善气血循环,调和阴阳的作用。比起体力充实者,桂枝汤用于衰弱者较多。

一、桂枝汤证的病机与治则

1、病机:风伤到卫气,症状是脉浮缓也出得了汗,而且怕风。

2、治则:把正气送到卫气范围,把卫气里面的邪气打出去。从脾胃走到营,再走到卫,从这条路去驱散风邪。

3、卫气的来源

(1)肺主皮毛,肺和皮肤与卫气是相关的,肺藏气,这个气是来自命门之火蒸动肾水之气,从三焦输送到胸中,这是卫气的来源之一。

(2)太阳经的“寒水之气”被命门之火烧暖了,它能够运行出来,变成身体表面像大气层一样的东西,这是卫气的来源之二。

(3)吃进去的食物,消化道的营养及食物的能量进到了心,输布到血管或者输布到经络里面,最后经络里面把比较粗糙、比较强悍的能量分化出来,走到脉管外面,变成保护身体的卫气,这是卫气来源之三。

二、桂枝汤的剂量与煎煮法

1、剂量

桂枝三两

白芍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2、煎煮法

七碗水煮剩四碗水,时间25分钟左右。

三、桂枝汤的服用法

1、汤不能太烫,喝了一碗三至五分钟左右,喝一碗热粥滋补脾胃,以助药力出汗把邪气逼出来,这时要加衣服或者是盖棉被,让身体暖起来,让其出点微汗,切忌出大汗。如果感冒好了,第二碗就不要喝了,因为再继续发汗的话会让身体虚掉。

2、如果喝了第一碗不发汗,还是脉浮缓、怕风的,就继续喝第二碗第三碗……直到微微发汗,把邪气排除为止。

四、桂枝汤的服用禁忌

1、禁生冷(冰水、生菜、水果、海鲜、牛奶等)

2、肥腻的也尽量不吃,特别是有麻黄、细辛的药。

3、麦子做的食品,因为麦子偏热,桂枝汤也是偏热。

4、五辛如葱蒜韭菜辣椒之类的不吃,会影响药性。

5、酒不能喝。酒是桂枝汤的克星,生姜和桂枝都是比较阳性的药,酒是湿热的,碰在一起会热上加热,形成一团气散不掉。

6、奶制品不能吃。婴儿时期之后的人身体没有了消化牛奶里某种酵素的消化酶,牛奶非常消耗肾气和脾胃之气。

7、味道很重的食物也不能吃,会干扰到药性。

五、桂枝的药性

1、肉桂的味道很浓,味道重和浓的东西都属阴。

2、牡桂是指桂枝,箘桂是指肉桂。

3、桂枝到达四肢手脚,桂心补心。

4、桂枝入上焦,肉桂入下焦。

5、好的肉桂也称为官桂,越南清化盛产。2022-06-07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8:57: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张仲景的方子中被称为天下第一方的是“桂枝汤”。桂枝汤,作为张仲景《伤寒论》的首方,自古以来便被誉为“天下第一方”。这一称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其组方之精妙,以及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显著的治疗效果。首先,桂枝汤的组方体现了中医药学的精髓。它以桂枝为君药,配伍...

  • 张仲景一个最经典的方子是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个方子,也是论述篇幅最多的方子,在伤寒金匮的方剂中,十之有六出自于“桂枝汤”的加减。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张仲景的相关知识如下:1、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 桂枝汤,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其药方组成包括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灸)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服药方法为将药物煎煮取汁三升,去渣,适当调整温度后服用一升。服药后需饮热稀粥一升余,用以助热力,并以温覆令一时许,使身体微微出汗为佳。若无汗,可再服,依前法执行,直至汗...

  • 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被尊称为“天下第一方”。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和大枣,这些药材的配伍展现了张仲景高超的医术和深刻的医学理解。桂枝汤的功效多样,能够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调和气血、脾胃以及阴阳,因此适用于治疗多种外感疾病。此外,桂枝汤的应用不限...

  • 桂枝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被誉为中医经典中的第一方,其药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每一味药材都承载着独特的功效。此方在中医临床中,以其卓越的调和营卫、温阳散寒和益气和营能力,赢得了无数病患的信任与赞誉。在名家医案中,桂枝汤的身影频繁出现。对于营卫不和导致的高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