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黄柏是什么

黄柏别名黄薜、薜木、黄坡椤。为芸香科植物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川黄柏(P.chinenseSchneid),以树皮(去栓皮)入药。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作用;清下焦湿热、泻火,治湿热引起的痢疾、黄胆、白带、痔疮便血,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目赤耳鸣、盗汗、口舌生疮等,并有抑菌作用。黄柏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宁夏等地。
植物特性

(1)
黄柏:落叶乔木,高1000~1500厘米。树皮外层灰色并带有甚厚的木栓层,有深沟裂,内层鲜黄色。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5-13片,卵状极针形或近卵形,无端
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不明显钝锯齿及缘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圆锥形;花小,萼片5,卵形。花瓣5,长圆形;雄花有雄蕊5枚,雌花内有退化雄蕊呈鳞片状,雌蕊1枚,子房倒卵形,柱头5裂。核果圆球形,熟时紫黑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2
川黄柏:与上种的区别为树皮的木栓层较薄,小叶7~15片,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卵形。花瓣5~8;雄花有雄蕊5~6枚;雌花有退化雄蕊5~6枚。花期5~6月,果期6~10月。

主治用法:

1.
用于湿热泻痢、湿热黄疸,以及小便淋沥涩痛、赤白带下,阴部肿痛、足膝肿痛、萎软无力等症。
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如配苍术、牛膝,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生地、竹叶、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于带下阴肿。

2.
用于热毒疮疡,湿疹等症。黄柏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颇好,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

3.
用于阴虚发热,或梦遗滑精等症。黄柏除清实热外,尚能清虚热以疗潮热骨蒸,泻肾火以疗梦遗滑精,常合知母、地黄等同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2019-12-01
mcxzy 阅读 6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9:37: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柏是一种中药材,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通常,人们根据产地不同将其分为“川黄柏”和“关黄柏”两种。黄柏在中医中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其性味为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它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黄柏适用于多种病症,如湿热泻痢...

  • 黄柏,源自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其外表面呈现黄褐色或黄棕色,有的带有皮孔痕及残留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则呈现暗黄色或淡棕色,并带有细密的纵棱纹。质地坚硬,体轻,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颜色深黄。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

  • 黄柏是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其药用历史悠久,是中医常用药材之一。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疾病。它能够治疗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等症状,也能用于治疗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以及疮疡肿毒。据《本经》记载,黄柏能治五脏...

  • 黄柏是一种味苦性寒的中药材,但它还有多种药用成分,对人体内的敏感症有明显抑制和消灭作用,人们在服用它以后能让身体的抗炎抗病毒能力明显增强,它对人类的肠炎和细菌性痢疾以及气管炎和病毒性感冒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保护心血管 黄柏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还有一些黄柏碱和小檗碱,这些物质都是天然药用...

  • 中药黄柏是黄皮树的树皮,黄皮树属于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黄皮树的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